未来5年 西安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
2022-04-07 10:42:33来源:三秦都市报编辑:陈锵责编:高岗

【中首 陕西】未来5年 西安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_fororder_6022263_sqyany_1649238149050_b

  春意盎然,市民在大明宫遗址公园踏青休闲。(资料图片)

  手一摸,汉唐文化;两脚一踩,秦砖汉瓦。这是古都西安的生动写照。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世界性、唯一性。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明确了西安未来5年发展的主要任务,其中对文博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

  报告指出,要守护好历史文化遗存,更好传承延续中华文明和历史文脉,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城市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显著增强,让西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展示窗口。紧紧围绕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重点从四个方面着手:刷新城市文明高度,守护城市文化瑰宝,丰富城市文化供给,绽放城市文化价值。

  刷新城市文明高度 释放革命文化标识新动能

  文明的高度就是城市的高度。在成长道路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浸润不可忽视。文化的血脉赓续、精神的弘扬传承,代代永续,绵延不绝。报告指出,要传承延安精神、西迁精神等红色基因,持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日前公布的《西安市“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示范工程引领新风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体系健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典范特色鲜明,“西迁精神”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展示城市改革创新成果、树立文化自信的引领作用全面凸显。要让革命文化标识工程释放新动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状况显著改善,革命文物展示水平不断提高,革命文化传播方式深度拓展,革命文物资源在服务大局、资政育人、推动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更好展现。

  守护城市文化瑰宝 建设“博物馆之城”

  春意盎然,越来越多的人都会选择去秦始皇陵、大明宫等大遗址游玩,陕西的大遗址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

  报告指出,要坚持文物保护优先,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加强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展示,加快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建设“博物馆之城”。

  关于建设“博物馆之城”,《西安市“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指出,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深挖周、秦、汉、唐文化内涵,推进建设标志西安文明形象的周秦汉唐主题博物馆群。推进建设自然类、科技类、考古遗址类、工业遗产类、生态类、社区类等专题博物馆,鼓励优先设立填补博物馆门类空白和体现行业特性、区域特点的民俗、非遗类专题博物馆,重视利用民间收藏建立体现区域特色的主题博物馆。规范和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落实支持政策,依法依规推进非国有博物馆法人财产权确权。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体制完善、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新格局。

  此外,提升博物馆藏品管理能力,健全博物馆藏品管理和陈列展览备案制度,建立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标准综合评价体系,整体提升博物馆陈列展示水平。

  丰富城市文化供给 让“老”文物焕发新风采

  节假日,人们走进博物馆、遗址参观展览、接受教育、增长知识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报告强调,要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长安云”“长安乐”“长安书院”、西安大剧院等文化新地标,完善城乡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做大做强秦腔、西安影视、西安演艺、长安画派等特色文化品牌,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

  为了多方面满足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需求,西安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快速发展,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博物馆夜游直播、“云游”博物馆系列活动蔚然成势。“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线上线下系列活动、博物馆“五进”活动以及“史前工场”“我是小八路”等青少年文化体验活动不断凸显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云上国宝音乐会”开启博物馆旅游新潮流,“大明宫书院考古研学活动”“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 ”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未央宫遗址公园、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易俗文化旅游片区提升改造等项目社会各界反响良好。使得“老”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风采。

  绽放城市文化价值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西安历史资源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全力抓历史文脉守护和中华文明传承是西安的城市担当。

  报告指出,深化和扩大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对外合作交流,打造“一带一路”重要人文交流基地。持续放大“三会三节”品牌效应,策划承办更多高规格国际会议会展、体育赛事、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让西安成为世界读懂中华文化的窗口。

  《西安市“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指出,深挖西安文物内涵价值,积极参与、举办以周秦汉唐文化为主题的文物外展。要依托国际古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和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平台,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博物馆、亚太地区文化遗产机构在文物保护研究、文物资源共享、展览互动交流、科研项目协作、人员互访交流等方面合作,兼收并蓄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未来五年,西安要“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新征程上,西安市正在深化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通过云展览、云直播、云考古等手段,打破时空限制,多维度展示文化遗产;实施元宇宙数字文创培育计划,让数字化内容呈现成为华夏文明新载体;借助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打造传播典型性、历史性、时代感突出的数字化产品。(三秦都市报记者 赵争耀 通讯员 杨利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