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报道(陈锵):5月31日,由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指导,长安大学、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国际在线陕西频道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渭南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共澄城县委宣传部协办的国际讲解员“感知黄河文化 解码多彩渭南”活动在陕西省渭南市启动。
期间,来自尼日利亚、安哥拉、尼泊尔、马达加斯加、蒙古国、马里、巴基斯坦、玻利维亚、俄罗斯、也门、孟加拉等17个国家的留学生,担任专属“国际讲解员”,深入陕西渭南澄城县,观摩苗木繁育的最新成果,品鉴“澄城樱桃”的独特风味,一探当地乡村振兴的丰富实践。
品甜蜜樱桃 感美好生活
6月1日的澄城县樱桃交易市场,吆喝声、交易声此起彼伏,一单单销往全国各地的“新交易”正在这里“签订”。俄罗斯8号、塔马拉、布鲁克斯、美早……伴随着各大品种轮番上市,眼下的澄城樱桃正被售往全国各地。
外国留学生品鉴“澄城樱桃” 摄影 吴明玲
外国留学生正在体验樱桃采摘 摄影 陈锵
“好甜!”“这里的樱桃个头好大啊!”“我最喜欢俄罗斯8号!”走进澄城县庄头镇郭家庄村,各国留学生们目不转睛,被高高挂在枝头的各类樱桃品种吸引了。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李志成对眼前的园中场景感到十分欢喜,在镜头前不住地展示手中的樱桃。
刚果(布)籍留学生莫琳与马达加斯加籍留学生林雅(右)在庄头镇郭家庄村的樱桃种植园里 摄影 陈锵
“我们马达加斯加也有樱桃生长,不过个头稍微小了点。今天品尝到了各类美味的澄城樱桃,这让我感觉很满足。”来自马达加斯加的留学生林雅与同行的刚果(布)籍莫琳讨论体验感受。
马达加斯加籍留学生林雅(中)、刚果(布)籍留学生莫琳(左)与澄城县庄头镇干部段旭恒用法语交流 摄影 陈锵
“因为地理条件等原因,我们国家没有樱桃,刚刚品尝了好几个品种,我觉得很甜。希望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中国农业知识,以后帮助我的国家去发展现代农业。”莫琳说。
来自孟加拉国的留学生帕润展示采摘的樱桃 摄影 陈锵
地处北纬35度优生果区,地理环境适宜樱桃种植,种种优势条件使得樱桃产业成为了庄头镇五大主导产业中的王牌产业。作为“澄城樱桃”发源地与核心区的庄头镇,在广泛考察大连、山东等地樱桃种植产业的基础上,选择以樱桃为农业转型产业,作为产业振兴的“砝码”。
澄城县庄头镇镇长范晓欣接受采访 摄影 赵浚喆
澄城县庄头镇镇长范晓欣说:“目前,庄头镇樱桃种植规模已经突破3万亩,其中挂果面积2万亩,设施大棚樱桃2000余亩,年产值达到6亿元。我们正朝着澄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中国樱桃第一县’的蓝图和规划不断发力,持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加速建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托起“致富”苗 阔步幸福路
外国留学生们在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内参观 摄影 陈锵
“这些苗木是怎么繁育出来的?它们适合做成果酒吗?这些不同的品种都有什么区别?”一到澄城澄城樱桃试验站,尼泊尔籍留学生卢贝思便被眼前的各种培育器皿吸引住了,为数量繁多的樱桃品类所惊艳,不住地询问“种植秘诀”。
澄城樱桃试验站内负责人路理钧(右三)向留学生介绍樱桃苗木的培育方法 摄影 陈锵
澄城樱桃试验站内负责人路理钧(左)向留学生介绍樱桃苗木的培育方法 摄影 陈锵
澄城樱桃试验站内负责人路理钧接受采访 摄影 吴明玲
“在品种选育和引进方面,我们和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密切技术合作,最终培育出一批硬度好,个头大、挂果时间长、甜度高、适合长期运输的樱桃品种。在试验示范的过程中,空间利用、环境监测、环境控制、灌溉施肥各方面都需要谨慎留意。”在澄城澄城樱桃试验站内,负责人路理钧正向留学生们推介澄城樱桃苗木的培育方法。
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内的景象 摄影 陈锵
自2018年11月12日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澄城樱桃试验站建成了3840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引进兰丁系列、京春系列、吉塞拉5号等砧木新品种,引进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塔马拉、科迪亚、雷洁娜、俄罗斯8号等樱桃新品种,建成陕西省内规模较大、规格最高的樱桃苗木组培中心,每年可生产优质樱桃脱毒种苗50万株。
澄城樱桃试验站的樱桃苗木培养室 摄影 陈锵
澄城樱桃试验站的樱桃苗木培养室 摄影 陈锵
路理钧说:“目前,试验站正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进行超低温、双脱毒技术合作。我们还将全力构建面向县内外樱桃产业长效产学研合作机制,助力澄城樱桃转型升级。”
外国留学生品尝不同种类的樱桃 摄影 吴明玲
来自孟加拉国的留学生帕润就读于长安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了解樱桃苗木繁育的全流程后,他对农业产业的市场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想法。“我在澄城看到了一个特色农业产品从如何‘育种’到产品生产,再到实现市场化,实现品牌效应的过程。在这里,专家们指导品种引进,政府又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农民有了多方帮助,可以更好地创业。我想,中国的乡村振兴模式值得认可。”
共同富裕任重道远,渭南澄城产业先行。在通往人民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澄城樱桃”正成为当地阔步践行全面乡村振兴的产业“样板”和牵起老百姓共同富裕的小小“密钥”。在澄城这片热土上,各方正合力谱写着“三农”发展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新故事,和新农人的探索尝试。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