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引擎”赋能乡村振兴加速度——国网咸阳供电公司服务乡村振兴侧记
2022-07-29 18:08:5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陈锵责编:高岗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国网咸阳供电公司始终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通过实施一系列具有特色、富有成效的方法举措,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引擎、硬支撑,助力乡村电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长足发展,全面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用电需求,农村从“用上电”变为“用好电”,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为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蓄势赋能。

  “小篮子”变身“大产业”

  “贺老师讲得通俗易懂,我们60多个村民都学会了这种花样编织手法,让我们在家门口也能挣到钱!”2月17日,咸阳市永寿县监军镇固县村热闹非凡。村委会的道德大讲堂内,整齐摆放着麻绳、彩带、剪刀等物品。村民们一边认真听老师讲解,一边动手实际操作,一场工艺品编织培训正在有声有色地开展。

电力“引擎”赋能乡村振兴加速度——国网咸阳供电公司服务乡村振兴侧记

工艺纺织教学现场 供图 国网咸阳供电公司

  国网咸阳供电公司驻村工作人员在入户走访时,发现该村部分残疾人因为身体条件受限不能出外务工,但都有一双擅长编织的巧手。于是,驻村电力工作人员和村委会干部商议,能否针对其特长进行技术培训,提升编织产品的美观度,让村民通过巧手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王涛是国网咸阳供电公司驻固县村的电工。他主动和新媒体短视频平台的编织达人联系,邀请“网红”博主贺老师来到村上,手把手教给群众技术。随后,王涛又带着村民们的编织篮子赶赴西安朱雀花卉市场,打通生产——销售渠道。“绳编合作社”精心编织的篮子有了销路,群众心里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残疾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养家致富。红红火火的篮子编织产业为当地村民拓宽了致富之路,真正将“小篮子”变成了“大产业”。

电力“引擎”赋能乡村振兴加速度——国网咸阳供电公司服务乡村振兴侧记_fororder_固县大舞台

村民手捧编织产品 供图 国网咸阳供电公司

  近年来,为了助力乡村振兴,固县村于2013年集体从延沟分散居住的窑洞搬到了整洁明亮的新村生活。该村通过实施移民搬迁、美丽乡村、亮化绿化等各类扶贫资金项目,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固县村被评选为“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国网咸阳供电公司为该村新立杆塔28基,架设0.4千伏线路1.2千米,更换新增配变3台,总容量625千伏安,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力的电力引擎。

  固县村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因地制宜发展麝养殖业、西瓜种植、电力爱心超市等产业,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多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增强群众的“造血功能”,共同编织了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红色沃土”诞生“绿色希望”

  “我们村的人现在不管走到哪儿,话题都离不开树,一提起树就来精神了!”咸阳市三原柴家窑村村民马雷说。2020年,他经营的苗木纯收入达到70余万元,成了村里的致富标兵。

  柴家窑村具有深厚的红色资源优势。1928年7月,柴家窑村6位共产党员秘密成立了柴家窑村党支部。老一辈革命者曾在这里浴血奋战,柴家窑村先后涌现出14位革命烈士。进入新时代以后,柴家窑村党员干部始终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用勤劳和智慧带领群众走上致富大道。

  柴家窑村位于渭北平原的“旱腰带”上,缺水成了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地薄缺水的村子如何逆袭?柴家窑村选择发展耐寒的苗木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创造出农民的幸福生活。经过层层考察和审批,该村投资2300余万元实施“引泾上塬”项目,解决了6000余亩苗木的灌溉问题。借着与兴和园林、万科公司在园林方面的合作,柴家窑村开始培植自己的产业,逐渐形成了苗木种植产业链,给群众创造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电力“引擎”赋能乡村振兴加速度——国网咸阳供电公司服务乡村振兴侧记_fororder_志愿队电力

三原县供电公司党员志愿服务队在田间地头开展工作 供图 国网咸阳供电公司

  随着当地群众用电需求持续提升,国网咸阳供电公司主动促成区域农网改造,将电力设计规划和乡村发展同步推进,通过增加配变增容布点,解决了该村电源布点不足、供电半径长等问题。2021年8月,国网咸阳供电公司驻村工作队投入2万元帮扶资金用于基础建设,村民家中的空调等大功率电器及乡村亮化公共设施实现了正常使用;2022年对该村养殖场投资10万元,新布点200千伏安配变及10千伏线路;投资电力广场10万余元资金正在积极筹备中。6月24日,国网咸阳供电公司三原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携手咸阳市小桔灯公益服务中心在该村开展了“暖心衣橱”捐衣活动,125名村民共挑选衣物物品464件,满载而归。

  “我们每走一步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这些年电力服务有求必应,从来没有影响过生产生活用电。”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卫对国网咸阳供电公司三原公司驻村第一书记曾超感激地说道。

  如今,这条“旱腰带”上生长出数千亩的绿色森林,到了夏天就是一片绿色海洋。2020年,柴家窑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202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985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该村将积极探索发展“红色+绿色”教育研学基地,让生态文明为红色旅游提供重要的环境载体,进一步筑牢乡村振兴发展根基。

  嵯峨山走出“致富路”

  “现在不用出去务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还能兼顾接送孩子,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57岁的农民路社娃提起现在的生活,开心地合不拢嘴。

  路社娃是咸阳市泾阳县雒仵村人,近年来,该村立足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金银花种植、奶山羊养殖和樱桃种植三大特色产业,让农民口袋鼓了起来。

  2017年,咸阳市泾阳县安吴镇、雒仵村村委会和国网咸阳供电公司泾阳公司通过在多地开展调研和实地考察,引进了适合该区域种植的金银花。经过试点种植后,三方在全村开展了规模化种植,并开设了金银花加工厂,成立了“金银花专业合作社”,助力集体经济不断增收。如今,该村金银花种植面积达200余亩,亩产值15000元以上,采摘时节可带动周边60%—80%的劳动力务工,人均每月增收3000元以上。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振兴。面对该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薄弱的情况,国网咸阳供电公司先后争取各类专项资金350余万元,累计投入120余万元进行高低压线路改造,增容布点配变4台、改造4台配电柜,更换全村下户线及部分低压主干线,解决了用电负荷增长的问题。自2017年以来,国网咸阳供电公司泾阳公司驻村工作队一直奔走在各大种植基地,查看电路运行情况,为农户检修电路、查验消缺,保障日常生产生活平稳运行。2021年,雒仵村人均收入11800元,较2017年人均8300元增加了42%,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翻番。

  “驻村工作队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提起电力对雒仵村产业经济的扶持,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路旭赞不绝口。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绿色田野上,国网咸阳供电公司将扎实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加大电网改造投入,打通农村产业发展的“电力血脉”,不断提升电力规划与乡村振兴的契合度,助力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文 丁黎晖)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