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网讯 近年来,中国夜间经济发展越发“璀璨”。携程数据显示,近5年,暑假期间夜游景区门票订单量较平时日均订单量高出120%。以今年暑期7月数据为例,夜游景区门票订单量环比上个月增长138%,出游人次环比上个月增长165%,西安城市热度全国第一。
多地出台政策发力夜游 西安订单量全国第一
夜游经济对旅游消费的带动作用显著。根据携程数据,今年以来,下单夜游类景区门票的用户中,近5成也在该目的地订购其他旅行产品。另有研究测算显示,游客在目的地停留时间每增加1晚,当地旅游收入就能增加3成左右。
察觉这一迹象的目的地政府已深入布局夜游经济。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200多个城市推出了夜游线路、夜间演艺和展演等夜间文旅振兴计划。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就有北京、上海、武汉、深圳、成都、长沙、西安等数十个热门城市发文鼓励开展各类夜间文旅活动。
从携程平台数据来看,今年以来,夜游订单量靠前的城市分别是:西安、北京、上海、重庆、广州、长沙、青岛、成都、武汉、西宁。
西安夜游景区TOP5:西安城墙、西安钟楼、大唐不夜城、华夏文旅水世界、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
上述多个城市也在各自的标志性景区推出了特色各异的夜游产品,增加夜游消费场景、拉动城市旅游经济的同时,加强游客对城市的融入感,并激活本地客夜游动力。
创新IP、历史文化赋能产品 打造夜游差异化内容
正在重塑人们出行生活模式的夜游,如何打造出产品的差异性,避免陷入同质化僵局?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沈佳旎认为,塑造夜游产品的文化内核是一种解题思路,其中又包含了创新IP文化和历史文化等概念。
一个成功的夜游IP多数源自景区自身特色,通过与夜游场景的紧密结合和营销推动,引爆流量效应。例如大唐不夜城围绕唐文化和景区演绎特色,令“不倒翁小姐姐”成为了火爆全网的现象级IP。今年暑假,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也根据海洋主题特色文化,让北极熊、海象、企鹅等十余海洋动物“化身”机甲,推出全新自主IP——蓝星战队·海陆机甲大巡游。这座11辆海洋“巨兽”组成的机甲方阵拥有12项专利中国制造认证,将“国潮艺术+硬核科技”融合一体,也是名副其实的国潮IP。值得一提的是,海昌正在双轨推进自主IP发展。一方面,海昌推进全方位自主IP应用,带动二次消费设计,逐步实现从线上表情包、动画,到线下绘本、衍生商品、舞台剧的覆盖;另一方面进行IP授权与品牌联合,释放IP影响力及价值。
在运营建设自身IP的同时,IP间的合作也能助力景区形成“1+1>2”的效果。近日,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就落地了全球首个“奥特曼主题娱乐区”,将奥特曼系列IP内容与主题公园、景区、酒店等消费娱乐场景融合,为游客提供高品质、国际化、丰富多元的文旅休闲体验。海昌海洋公园正在广泛联动全球优质IP,聚焦新型消费场景,进一步释放游客消费潜力。
新潮玩法提升夜游体验
有了一站式的夜游消费场景和内容核心的提升后,游客对于夜游产品的体验性需求越发增强。而对于景区和目的地来说,如何加强游客体验度,从而达到增加二次消费和周边消费、延长停留时间的目的,也正是以夜游进一步拉动消费回升的重点课题。
近期,上海中心与携程社区、携程门票共同打造的M-Art携程艺术集市项目,就让游客体验到了城市夜游的别样玩法,项目汇集了时下大热的城市露营、潮流集市特色,推出天时光影秀、城市露营等产品。近一个月,相关产品订单环比上月增长115%,热度增长200%。在陕西安康瀛湖风景区,游客则可以体验星空营地过夜露营、摩托艇、游泳、萌宠互动、亲子下午茶等等,在营地产品带动下,瀛湖风景区暑期订单GMV同比增长226%。
海昌与携程本次推出的夜经济产品生态体系2.0中,就升级了“景区+露营”的“夜营”新模式,以高质量产品融合的模式,用全新的体验方式定义夜晚: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推出“海底隧道露营”,游客可以感受被鱼群环绕的梦幻体验;大连海昌发现王国推出“露营婚礼”;烟台海昌鲸鲨海洋公园也推出“听海野奢草坪露营”产品,除了有西餐、韩餐等美食体验,还为游客提供ins风满满的拍照打卡地、乐队驻唱和露天电影。
体验消费的转化效果肉眼可见。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的数据显示,进入暑期后,公园衍生消费收入超过2019年同期,酒店入住率持续攀高,周末均处于满房状态;随着夜经济被点亮,消费者在夜游方面出手更阔绰,公园2022年夜场二次消费客单较2019年提升超五成。
从数据来看,年轻用户更愿意为体验性夜游产品买单。例如,今年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夜场消费的人群中,有35%均为90后、00后。“目前海昌2.0夜经济产品生态体系已覆盖上海、大连、烟台、三亚和重庆5座城市,未来我们还将继续丰富夜间的各类创意体验,提升玩法互动性和娱乐性,助力夜游经济加快成熟发展。”张建斌表示。(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