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记者 柳洪华):2021年8月18日,西安高新区发布《关于建设“四个高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的实施意见》,在“幸福高新”方面,力争到2023年,以“城乡零差别、人民共同富裕”为导向,通过实施就业增收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社区服务优化、医疗养老托幼改善等专项行动,打造共享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标杆。
新增就业1705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347人;启动建设10医院,新增床位1500张;“秦岭八村”建成开园,带动群众增收120余万元;开放30个学校的运动场馆和18个停车场的5745个停车位……高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变为现实。
西安高新一中高中部改扩建项目效果图 供图 西安高新区宣传文旅局
多举措打造幸福港湾
2021年10月1日,西安高新区内30个学校运动场、5745个错时共享停车位向市民开放,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活动场所、便利了市民的日常出行。西安高新区从细微处入手、润物于无声,不断让“幸福高新”建设“大写意”演化为精细的“工笔画”。
在“幸福高新”建设发展目标中,公共服务普惠优质是追求之一。一年来,西安高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谋划实施“幸福高新十大惠民工程”,并先后启动建设一批批为民惠民的重大项目,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过去一年,西安高新区全力提升便民服务水平,推动政务服务事项100%“一网通办;推动各类商圈建设,实现日常生活服务步行可及“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全域覆盖,让城市更有人情味、生活更有烟火气。
此外,为了尽可能的把这股城市暖流传递给每一个人,西安高新区打造“暖新驿站”,为快递、外卖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及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提供“歇脚之所”。截至目前,西安高新区已在全区社区进行“暖新驿站”全覆盖,打造身边的“15分钟便民休息圈”。
每当假日,学校周边社区的市民走进校园运动健身;每次出行,开车的市民不再为停车苦恼;每个夏日,“暖新驿站”总能让外卖小哥、环卫工人“身凉心暖”……按照规划,3年时间,西安高新区计划打造10个智慧社区、新增10000件城市家具、20个便民服务点,新建或提升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超过30个,加快打造“15—10—5分钟”街区级、社区级、小区级生活服务圈。
西安高新区用一桩桩民生“小事”,一步步提升民生温度,一次次提高幸福额度。
西安高新儿童医院项目效果图 供图 西安高新区宣传文旅局
多领域增进民生福祉
今年春节期间,西安高新儿童医院项目63名管理人员和工人积极响应“就地过年”号召,坚守建设一线,全力以赴加快各个施工面的建设。目前,医院主体大楼和部分外立面玻璃幕墙已施工完成,但不绝于耳的内部装修声音表明项目仍在抢抓工期。据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夏季正是施工生产的黄金时节,项目正在抢抓进度,确保医院今年10月试运营,届时将新增床位400张。
“幸福高新”建设一年来,西安高新区先后启动10所医院建设,新建改扩建鱼化、细柳、郭杜、丈八、兴隆等5个卫生院,增设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构建起“区-镇街-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年初,西安高新区召开“四个高新”提速年暨重点项目建设动员大会。会上发布了《2022年西安高新区“四个高新”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其中“幸福高新”项目90个。在教育领域,高新一中、高新三初改扩建项目等都是今年西安高新区教育质量提升行动中的重头戏。
一年来,西安高新区通过实施“名校领航工程”“新校成名校培育工程”“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三大工程,促进24所名校持续领航、50所新校全面提升、40所新优质学校加速成长。学位数量持续增加,教学质量整体提升,“高新教育”这块金子招牌更加耀眼夺目。
民生跟着“民声”走。西安高新区推动居民入学需求保障和优质教育均衡提升齐头并进,推进医疗配套适当前置、适时扩容、持续提质,让在这片热土上干事创业、生活工作的人们都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西安高新区李家岩村智慧农业展示中心 供图 西安高新区宣传文旅局
乡村振兴带动共同富裕
在李家岩村智慧农业展示中心,游客可进行休闲旅游、观光采摘;在华丰村特色茶舍,游客可在亲近自然中体验茶艺、简餐、茶文化……西安高新区打造的“秦岭八村”成功出圈,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还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西安高新区在建设“幸福高新”的过程中,没有忽视乡村发展,通过发挥城市、资本、产业、科技、人才、政策等优势,统筹城乡融合、促进城乡协同,以乡村振兴带动共同富裕。2021年,西安高新区启动实施乡村振兴示范村百村建设行动。2021年9月23日,在第四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西安高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开建,“秦岭八村”则是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
今年“五一”,“秦岭八村”建成开园。乡村风光的亲和与秦岭山脉的巍峨相得益彰,传统的“农味”和乡间的“土趣”惊喜碰撞……这些藏在“秦岭八村”里的“组合”,让人们忘掉城市生活的匆忙,悦纳远离许久的恬淡。“秦岭八村”为来的人都提供了一个位置暂坐,或观山、阅水,或享村、读心,同时听一听西安高新区的乡村振兴好戏。
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创造伟力。
6月是海棠杏成熟的季节。今年6月8日,通源石油集团党支部、工会组织员工前往唐旗寨村海棠杏园开展消费帮扶。
今年以来,西安高新区发挥产业、企业优势,创新性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通源石油、中航富士达、山工国际建筑、华北电力等企业开展各类兴村助农活动。目前,西安高新区统筹1500余家“五上”企业及众多中小企业加入到行动中,采取合作经营、对口援建、活动消费、宜业宜游等措施,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技术支持等实惠。
建机制、扫障碍、破难题,在城乡发展一体均衡的理念下,西安高新区已形成葡萄、花卉等4个亿元级以上产业发展集群,2021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2.72亿元,同比增长了7.8%,初步呈现出产业兴、人才聚、村庄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势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的幸福安康托底。西安高新区以建设“幸福高新”为统揽,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民生愿景正变成幸福实景。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