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凤翔区马村村:撂荒地变身“希望田” 群众增收喜逐颜
2022-09-08 17:44:1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陈锵责编:高岗

  “春天种白菜、甘蓝,夏天收小麦、栽西瓜,接下来我们计划种植晚秋蔬菜。”9月7日,在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马村村设施蔬菜大棚地头,该村支部书记范勇军说道。

宝鸡凤翔区马村村:撂荒地变身“希望田” 群众增收喜逐颜_fororder_图片1_副本

凤翔区城关镇马村村设施蔬菜大棚

  范勇军对村集体产业的发展如数家珍。他表示,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后,过去因年轻人外出务工而导致的季节性撂荒地,变成了现在充满生机的“希望田”。

  近两年,该村盘活了闲置的800余亩土地,种植小麦、白菜、甘蓝等农作物,还建成钢架单膜加棉水肥一体化大棚52座,今年上半年实现收益超过50万元。

  “合作社现在是越办越好,但在刚起步的时候却遇到了很多问题。主导产业单一、集体积累薄弱、发展资金不足……这些问题在初期都成了‘拦路虎’。”范勇军说道。

  范勇军表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马村采取了“支部引领+干部入股+村级经营”的运行模式,并经过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结合村情实际,选择优质粮食种植、蔬菜瓜果生产、农产品分包销售作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主导产业,最后还专门设立了产业发展股,由7名村干部带头集资入股70万元,并承诺风险干部担、收益归村民,为村级合作社发展注入了“活水”。

  “自从有了合作社,平时我在这里务工有工资拿,还能照顾上家里,日子是越过越好。”马村3组村民邓格玲开心地说道。

  在产业振兴的同时,合作社还不忘带动村民致富。目前,合作社雇佣了120余名员工,大多都是附近的村民。

宝鸡凤翔区马村村:撂荒地变身“希望田” 群众增收喜逐颜_fororder_图片2_副本

合作社雇佣附近村民搬运成熟的蔬菜

  “下一步,我们计划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分包保鲜储存项目。项目转入运营以后,既能解决农副产品集中成熟季节价格起伏较大收益不高的问题,又能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经过储存实现农产品规模化、精品化销售增加集体收益,预计年增收将达到18万元以上。”范勇军对于合作社未来的发展满怀信心。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为了让产业链条更长,经济收益更广,马村将以项目带动,发挥好设施农业的比较优势,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文/图 郑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