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韵悠扬润乡村 文化惠民暖民心——渭南市“戏曲进乡村”工作综述
2022-09-29 14:23:42来源:渭南新闻网编辑:赵浚喆责编:高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戏曲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悠久、魅力独特、感染性强、影响深远,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民俗价值、文化生态价值和科学价值。渭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文化大市和戏曲之乡,有秦腔、阿宫腔、老腔、迷胡、同州梆子、碗碗腔等多个戏曲剧种,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力,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喜欢喜爱。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把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手段,在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的精心组织和积极推动下,“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有效开展,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文化自信,提升了精气神。

  政府主导让“戏曲进乡村”顺利开展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根本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戏曲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传承保护和发展繁荣秦腔艺术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渭南地方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渭南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办法(试行)》等文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以秦腔为代表的地方戏曲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及人才培养等工作,努力创造有利于戏曲艺术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社会环境。

  同时,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落实好中省相关支持扶持政策,为“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渭南市还科学谋划每年戏曲进乡村演出剧目,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进行合适调整,结合年度送戏活动安排形成年度演出目录,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全市。每场演出结束后,向现场群众发放《戏曲进乡村演出调查问卷》,让群众现场对演出打分,并向群众征求对演出剧目、演出时间和演出场次的意见。在充分考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院团及时调整演出剧目,变“院团端菜”为“百姓点单”,群众喜闻乐见,真心诚意为群众演好戏、服好务。

  院团实施交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好答卷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以人民为中心是文艺服务的根本方向。实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多年来,在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的精心指导、认真组织和基层文艺院团的积极实施下,每年都为广大农民群众送上1500多场次的文化惠民戏曲演出,使优秀戏曲剧目入乡进村,成为百姓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说起为农村群众演戏这事儿,华州区剧团团长屈小弟一脸的自豪:“我们每年开展惠民演出200余场次,大家伙儿看戏的热情特别高,每次去村里演出,场场观众爆满,剧团运营也顺畅起来。”

  活跃在乡野间的华州区剧团,不仅带去《大将郭子仪》《渭华星火》等大型精品秦腔剧,还结合本地实际,创排了《情醉少华山》《送宝》《一张储蓄卡》《回家》《皮影情缘》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戏小品。“戏曲进乡村,不能只有戏曲,还要与不同的艺术演出搭配起来,才能吸引农村观众。”屈小弟团长颇有经验地介绍。

  农村村落相对城市居民小区来讲,村民居住比较分散,“戏曲进乡村”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观众不够集中。大荔县剧团主动探索,积极发挥乡村振兴文化赋能艺术院团的作用,创新文化服务模式,将演员化整为零,组建乡村振兴种文化文艺服务队,走上田间地头、走进农家舍院,以便民利民的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倾情地表演戏曲、歌舞等,宣传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观众再分散再少,我们都会尽心尽力地演,有时候,那些老人们看着看着,眼泪就夺眶而出。我不知道他们是被剧情感动了,还是为有戏看而高兴,但那一刻,我们有种深深的幸福感,觉得为乡亲们送戏,虽然辛苦但很值。”大荔县剧团团长何满堂说。

  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质量更高的文化盛宴,市县剧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新创排了《红梢林》《渭华星火》《张富清1948》《黄河岸边枣花香》《金水弯弯》《家园》等一批现实题材的戏曲,复创排了《双官诰》《银镯鉴》《赵氏孤儿》《清风亭》《铡美案》《五典坡》《忠保国》等一批优秀传统经典戏曲。

  在富平县阿宫剧团业务团长李海峰看来,“戏曲进乡村”不仅仅是为农村群众演几场戏,更是要让他们深入了解戏曲、认识戏曲、喜欢戏曲。因此,“戏曲进乡村”不仅要送戏,还要“种戏”。为了“种戏”,每次演出前,剧团的演员都会给观众介绍一下剧目的内容、作者、创作背景等,一点一滴的为农村群众普及戏曲知识。

  要让戏曲在乡村扎下根,最好的办法是让群众“自娱自乐”。对此,澄城县剧团的经验是,通过搭台子、指路子、给梯子等方式,鼓励民间文艺团体发展,引导他们参与到戏曲下乡惠民演出活动中来。剧团还结合本地群众生活实际,自编、自导、自演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戏曲节(剧)目,激发了广大农村群众对传统戏曲的兴趣,切实享受到了戏曲艺术的魅力。“我们与很多村都建立了密切联系,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村里有锣鼓队,我们就派出对口的演奏家去辅导他们的‘打击乐’;村里舞蹈队需要排舞,我们的编导和舞蹈老师就会赶过去指导。”澄城县剧团团长成锋讲。

  群众满意“我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文化盛宴’”

  “好!好!”今年7月15日,在渭南经开区辛市文化活动中心广场,由渭南秦腔票友协会群英秦腔剧团带来的秦腔演出,引得现场数百名村民阵阵喝彩。

  活动现场,演员们为群众送上了《三娘教子》《福寿图》《清风亭》《忠保国》等秦腔传统经典剧目,受现场氛围感染,村民情不自禁地与演员共舞互动。此次戏曲文艺演出持续5天,让村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精彩的文化大餐。

  “嫽扎咧!我刚和咱的艺术家们还唱了两段。”村民田栓高兴地说,“艺术家们不仅给我们送来了文化大餐,还给我们讲了很多惠农政策,希望这样的活动以后能多开展一些。”

  “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活动,不仅让群众享受到了家门口的文化盛宴,还拉近了剧团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更为创作更高质量的戏曲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今年端午节,华阴市迷胡剧团在孟塬镇晓鹏村演出,因为长年到这里送演出,演员们与当地村民早已相熟,演员杨云芳在演出之余到村里转了转,就在她返回演出场地的路上,晓鹏村的乡亲们热情地拦住了她,“这不是云芳嘛,到我家喝口水吧,这么热的天,你们来表演,辛苦了。”

  这样的事情在杨云芳到基层送演出的过程中很常见。“每年一到‘送戏下乡’活动特别繁忙的时候,就明显地感觉到身边的演员特别兴奋,我们渴望见到真心对待我们的观众。在他们的喜爱中,我们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从艺近20年的杨云芳也在“送戏下乡”中看到了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最喜欢到农村去送演出,在一次次演出中,我看到了广大农民朋友不仅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精神风貌也越来越好,他们对文化活动的喜爱程度和参与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是我们最乐意见到的,这更坚定了我们要做好这件事情的决心。”杨云芳笑着说。

  在一次次基层演出中,渭南市各级文艺院团切切实实走进了基层农民群众当中,汲取了更多养分也获得了更多灵感,为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积累了大量宝贵素材。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人民在哪里,文艺就要走进哪里。“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工程就像一座连心桥,紧紧把党和政府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心连在一起,密切了党群关系,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精气神,助力了乡村振兴和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渭南日报 李军 程瑾 龙琪)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