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说 | 崔慎之:从媒体人到大学教师 她始终在“追求完美”
2022-10-25 15:31:5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赵浚喆责编:高岗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记者 高岗):从资深媒体人到高校新闻专业教师,从“讲好每一秒”到“上好每一课”,她认为,做媒体和教书育人都需要有极强的职业责任感。她努力地“追求完美”,试图在不确定的生活中激发普通人“诗意地栖居”。近日,记者专访了长安大学新闻传播系主任、专业责任教授、名师工作室主任崔慎之,倾听她的故事。

  记者:我了解到,您曾经也是一位媒体人,曾在陕西广播电视台工作过十余年。您当年在媒体主要做哪些工作?

  崔慎之:回首我的媒体工作,我很幸运一开始进入的是电台。因为2000年初,是广播和电视的“黄金时期”,电台是主持人责任制,全权负责整个节目的策划、采访、编辑、直播、制作等传播全流程工作,这种训练让我快速成长。

  从文学专题栏目开始,我一直围绕着文化、艺术、历史、文博等领域深耕,主要挖掘陕西省、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典型人物、典型成果和典型案例。比如,在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颁奖之后,我们会对获奖作家进行专访或作品选读,并访谈权威专家,对获奖作品进行深度评析。再比如,系统地介绍、品读、赏析世界经典文学名著、经典音乐;介绍我国书画名家的作品、风格、流派及其艺术史评价,引导大众鉴赏高雅艺术;邀请全国知名的考古学家为大众讲解国宝的前世与今生,让沉默的文物“活”起来。我们的一系列节目,不仅在提供信息,更在提供信息背后的价值、思辨,也在对受众进行一种文化、艺术上的启蒙。

  记者:这种立足于严肃文学、文博、高雅艺术甚至思辨性很强的节目在当时的传播效果怎么样?

  崔慎之:这要从两个维度来看。从大众媒体的收听率来看,文化类节目肯定比不上娱乐类节目。但是,从美誉度来看,我们的节目一直备受肯定。有几个反馈很说明问题:一些听众告诉我们,他们经常听着我们的节目,车已经停到车库了,也一定要听完才上楼;还有的听众把我们的节目当做一种学习文化、历史、艺术和写作的讲坛。作为媒体人,如何通过内容生产让文化和大众产生日常的连接、产生黏性?如何通过我们的节目真正给予受众前行的力量和精神的抚慰?如何在不确定的生活中激发普通人“诗意地栖居”?这是我一直在思考,也始终试图通过节目实现的职业追求。

  记者:在您的媒体生涯中,正好经历了我国传统媒体从辉煌到受到新媒体冲击的媒介突变过程,您这一代媒体人是怎么应对这一过程的?

  崔慎之:专注于内容生产!这一点非常明确且坚定。新媒体的蓬勃生长,也是对传统媒体的一种倒逼:作为主流媒体,你能不能提供更优质的内容产品?这是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主流媒体有采访权,这就可以保证主流媒体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可以有第一现场、第一视角,也可以汇集更多见解。这些都不是情绪的,不是纯粹主观的,也不是一家之言。当你在信息之外,还能提供深度解读,尤其是解读超越了偏见、定见,展现出开放、多元,自然会吸引一批黏性很强的受众,也会避免在面对新事物冲击时的进退失据。我们从来不是提供单面镜,而是一个多棱镜,我们希望通过节目来延展大众自己的思考。

  记者:您在媒体主持创办了十多档不同类型的节目,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时刻让您感觉到无力或者艰难?

  崔慎之:应该是在创办《文化三秦》的阶段。这个节目在创办的时候,其实在大的媒介环境里,文化类节目尤其是严肃文化类节目几乎进入全面消退时期。在泛娱乐化时代,严肃的文化节目缺乏受众,而媒体又广受批评,尤其是广播电视被冠以浅白、娱乐至死的标签,完全处于两难境地。这时,我们认为,作为文化大省的陕西,应该也必须有一档高质量的文化专栏。

  当时,我们将节目定位为“立足三秦看中国、立足三秦看世界”,就是要把地域文化文明、民族文化融入到全人类的文化背景、文明背景中对话、分析、反思和传播。所以,我们的节目从一开始,选题就不但具有地域性,更有全国性,甚至国际视野。在节目创办初期,我们不被看好,当然会有无力感。但是,在用一种学术的精神坚持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文化三秦》不但赢得了受众的认可,栏目本身和各系列专题也赢得了包括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重要奖项,由节目衍生出的古琴雅集音乐会系列不但成为整个频率的品牌活动,还获得了“影响中国传媒”推介活动“2017年度最具影响力活动”荣誉。

  记者:您在媒体已经是资深媒体人了,先后获得了近三十项政府奖和专业奖,为什么又离开媒体,去做老师?

  崔慎之:其实很偶然。因为在媒体时,我受邀在一些大学做过讲座,和学生对话的过程很愉悦。加之,在媒体工作多年后,“人生能否有新的尝试”这种想法也在萌芽。人就是这样,当你想换一种活法的时候,机会一旦出现,就是很自然的过程。至于获得了不同的奖项,我认为它不是一个过程,而是附着的一个结果而已。我感谢所有的认可,但从不沉迷其中。

  记者:您觉得做老师和做媒体人这两种职业,有哪些共性与个性?

  崔慎之:在我看来,这两个职业有太多的共性:都需要有极强的职业责任感,过程都不可逆。我进入媒体工作的第一天,著名演播艺术家海茵要求我们“讲好每一秒”。直播楼一进门就刻着八个大字“忠诚广播,追求完美”,虽然完美是一种愿望,但是当我们把“讲好每一秒”“追求完美”熔铸进每一天的内容生产时,附着的东西就会随之出现。在高校也是一样,我一直用媒体的这九个字要求我的教学工作,我能做的就是“讲好每一秒”“上好每一课”。

  记者:在大学教学中,您最重视或最担心什么?

  崔慎之:我希望学生保有勇敢的精神,做自己思想的主人并激发它。勇敢其实是现实中稀缺的一种精神,勇敢的本质是在权威面前的平等姿态、质疑精神、独立人格和贯穿终生的批判性思维。有人说,大学的本质是恢复人类的天真,天真就是一种“思无邪”,天真才不会习以为常,才会有发现,才会提问,才会质疑。就学术研究而言,“学贵有疑,疑乃思之始,学之端”,没有质疑,就没有科学的发现和进步。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而言,没有问题意识,没有勇敢的精神,没有科学的质疑,没有独立的思考,就不可能产生好的提问,当然也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人。我还希望我的学生要时刻保有敬畏:敬畏职业、敬畏每一个人。

  作为媒体人,事实上是拥有一定特权的人,工作赋予媒体人采访他人并公开发表的权利,这很容易让人迷失。我在教学中时刻强调要敬畏他人和社会,我希望我的学生面对强者中正坦然,面对弱贫平和悲悯。

  记者:在教学中,最触动您的又是什么?

  崔慎之:是学生的创造力和教学中的很多瞬间。大学教育,不是手把手的知识或技能的传递,而是一种思维、思想、价值等的引领、摇动和激发。当老师在教学中,通过专业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或者凿开一个封闭的洞穴时,学生便会从各自的路径出发寻找理性或希望之光。比如,我的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我主要做选题、结构、逻辑和观点的论证等方向性指导,技术性的应用都是学生在自主摸索,且有的已经做得相当熟练。我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时,他们普遍能关注到热点新闻、极端气候等公共话题,说明他们已具备了作为未来新闻人的一种职业嗅觉,而他们在作品创作中的奇思妙想与创造性的视觉呈现也让我相当惊艳。我能感受到,新闻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寓义怀德、求真扬善的新闻精神在他们的内心或思想深处被摇动了。这个时候,我知道,改变正在发生。

  记者:作为新闻传播系主任、新闻学专业责任教授,2021年您带领团队成功申报了2021年“双万计划”陕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请问长安大学新闻学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崔慎之:专业能够申报到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是长安大学新闻学专业自设置以来,帮助并参与过专业建设的每一位老师共同努力的成果。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专业的又一个开始,我相信我们这个优秀的团队会借此机会,使我们的专业发展更加行稳走健。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培养学生厚重的新闻理论基础,扎实的新闻业务能力,高远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打造专业型、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其二,长安大学新闻学专业依托学校工科背景,注重学生信息技术传播能力和交通行业新闻实务的培养,着力培养科技新闻传播、交通运输新闻传播行业人才。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