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府谷县古城镇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2022-11-04 13:51:2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赵浚喆责编:高岗

  近年来,榆林市府谷县古城镇以发展“一村一品”为抓手,精准施策,深入推进产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大力发展海红果、米凉粉、大棚菜、向日葵等特色产业,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合作社)增利的发展新格局。

  海红果成为百姓的“致富果”。古城镇是府谷县海红果树优生区域,有悠久的栽植历史,目前栽植面积达6000余亩,年产量100余万斤。为了做大做强做优海红果产业,2022年古城镇政府投资160万元新建了油房坪村海红果集散中心,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配套仓储、洗选、烘干、加工、保鲜、冷冻、包装等一系列深加工设备,全力打造“海红果特色小镇”,让海红果真正成为老百姓的“致富果”。

  米凉粉带动乡亲增收致富。2021年,古城镇为了挖掘潜力做优品牌,保护米凉粉文化传承,成功注册了“府州古城米凉粉”商标。同时,镇政府投资300多万元,对外规范沿街门店形象和广告牌匾,提升“硬”实力;对内规范经营户制作流程和店铺卫生,提升“软”实力。

  大棚菜基地带动增收。漫步在五道河村双模拱棚内,青椒个大果圆,十分喜人。承包五道河村100亩双模拱棚的合作社承包商说:“我一年向村合作社上缴承包费8万多元,选优品种,换茬轮种,一季的毛收入可达100多万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海南等地;大棚一年可吸纳本地务工人员30多人,村民务工收入可达20万多元。”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狗小表示,双模拱棚项目建成后,村民收入有了“土地流赚租金、基地打工挣薪金、二次收益分股金”这三重保险,仅此一项,五道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累计收益40多万元,群众务工可收入110万元,群众二次分红可达19.6万元。

  向日葵助力产业调结构。为了优化产业结构,2022年,古城镇经济联合总社以每亩350元的价格向古城村4个村民小组、112户村民流转土地700亩,辐射带动周边群众300余亩,统一种植新品种向日葵共计1000余亩。古城镇采取现代农业节水灌溉,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多元化服务,成功打造了独具特色的葵花种植产业园。据了解,千亩葵园预计总产值达120多万元,古城镇经济联合总社纯收入达30万元,有效带动全镇110户161个脱贫人口人均增收200元。(文 任建军 刘贺伟 于航顶)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