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2-11-28 15:53:2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赵浚喆责编:高岗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近年来,渭南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采取得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华州区坚持党建引领,紧扣“壮大集体经济,筑牢产业根基;围绕集体经济,培育产业链条;依托集体经济,提升产业质量”发展战略,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统筹推进产业振兴。

  临渭区下邽镇以小葡萄“串”起大产业,按照产业规划新蓝图,推动葡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促进农旅融合,带动镇域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蒲城县紫荆街道办通过“一拆二绿三美”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扮靓乡村“容颜”,为全面推进生态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

  平畴沃野,瓜果飘香,一个个产业兴旺的场景跃然眼前。

  临渭区下邽镇:小葡萄串起大产业

  临渭区下邽镇位于渭南市城区北25公里,是古下邽县城所在地,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三贤故里”之美称。近年来,下邽镇始终坚持“降产量、提品质、上设施、增效益、保安全、创品牌”的发展思路,加快葡萄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下邽葡萄品牌效应;积极争取区级千亿级设施农业建设项目落地柳园村,22栋连栋薄膜温室大棚成为新的产业示范基地;建成北七村、柳园村、春光村三大现代化葡萄产业园区,大棚种植规模达到2000亩;建设智慧农业控制中心2个;不断推广研发新品种,从红提葡萄扩大到现在“阳光玫瑰”“蓝宝石”“妮娜皇后”等明星产品,极大地丰富了产品线,实现早中晚市场全覆盖;同时,注册了裕美杨、慧照等品牌,将“临渭葡萄”成功注册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

渭南:创新为乡村产业发展赋予新动能_fororder_图片1

葡萄大棚内景观 供图 临渭区委宣传部

  2022年该镇投资650万元实施农用酵素有机肥生产基地项目,实现劣质葡萄、下检葡萄的回收利用,大力推广葡萄酵素、葡萄干、葡萄醋等地方特色产品,提高产业抵御风险能力和附加价值;积极探索“葡萄+旅游”新模式,以4A级景区葡萄产业园为依托,连接慧照寺、牒吴农耕园、柳园美丽乡村等旅游路线实现“葡萄+旅游”发展新模式。

  “下一步,我镇将持续强化优势、补齐短板,聚焦‘做强一产、壮大二产、培优三产’,加快实现葡萄产业转型升级,奋力谱写下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下邽镇党委书记李翔说道。

  华州区:发展集体经济 助力产业振兴

  华州位于陕西关中东部,南高北低,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区域资源优势明显,素有“天府”之称。近年来,华州区紧紧围绕集体经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聚焦特色产业,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确立了“以下庙、赤水、莲花寺为中心的高效果蔬,以杏林、大明、高塘为中心的工贸服务加工,以高塘、柳枝、莲花寺为中心的乡村旅游,以瓜坡、高塘、大明为中心的特色干鲜果,以金堆为中心的高山蔬菜、土特山货”五大产业聚集区,形成了“优势产业撑起顶梁柱,工贸栽下摇钱树,特色点亮一片天”的产业发展新态势。

  目前,全区在渭华产业园、瓜坡君朝产业园、赤水小涨产业园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下,实施产业项目33个,使用衔接资金6431万元,受益群众21385户;全区创建的皮鞋、家纺、挂面、电热毯、生活用纸等“村社工厂”已经成为产业致富的“摇钱树”。

渭南:创新为乡村产业发展赋予新动能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21128105432
华州街办团结村拱棚芹菜 供图 华州区委宣传部

  “近年来,华州区坚持‘科技创先、产品创优、技术创新’的发展理念,依托院社合作平台,千方百计培育新品种、研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成功培育了‘华州杏李’‘水果西红柿’‘羊肚菌’‘果沁农庄’等农产品和品牌;瓜坡镇君朝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了全市首家蔬菜专家工作站和占地8000平方米的智能温控育苗工厂,成为国家级现代化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华州区副区长韩佩介绍道。

  随着一批批产业项目、扶贫工厂、重点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华州区产业振兴澎湃不息,新农村“筋骨”日益强健,乡村振兴展现出高潮迭起的新格局。

  蒲城县紫荆街道:改善人居环境 扮靓乡村底色

  蒲城县紫荆街道办事处地处城乡结合部,为全面推进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新农村建设,盘活土地资源,改善村容村貌,紫荆街道坚持绿色引路、拆字开路,聚焦废旧宅基地腾退、全域绿化歼灭战、人居环境整治等村容村貌治理工作,精准施策、同向发力,积极探索“一拆二绿三美四提升”工作法,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扮靓乡村“颜值”。

  蒲城县紫荆街道成立了废旧宅基拆除腾退工作专班,挂图作战、精准摸排、动真碰硬拆除全域废旧宅基地和残垣断壁,严格按照“一户一宅、占新腾旧”的原则,对不符合“一户一宅”政策的闲置危房一律拆除并将使用权收归集体,对符合“一户一宅”政策但属危房的予以拆除并明晰宅基产权。目前,紫荆街道已拆除腾退废旧宅基地510院、拆除主干道路沿线违章建筑76处、清理残垣断壁28000平方米,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善、大提升。

渭南:创新为乡村产业发展赋予新动能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21128105520

蒲城县紫荆街道 供图 蒲城县委宣传部

  同时,紫荆街道牢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让绿色成为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亮的底色。今年以来,蒲城县紫荆街道共栽植国槐、大叶女贞等2.1万棵,植树面积22.8万平方米,为群众营造绿树成荫、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

  此外,紫荆街道按照“先清后绿、宜种则种、宜树则树、宜草则草”的原则,重点做好“四清四净一提升”(即:清违建、清垃圾、清杂物、清枯枝,路面净、树下净、花带净、场地净,提升改善路域环境),修剪绿篱花带13.2公里,涂白墙体23000平方米,提升国省县乡道路域间环境72公里;整治空闲地、撂荒地2100余亩,将无人管的空闲地、撂荒地变成了有人管的“新景点”。

  除此之外,紫荆街道还全面推广“一宅变三园”模式,因地制宜、因势造景,探索“休闲广场+共享菜园”分块治理模式,建成休闲广场7座、共享菜园23处,奋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样板,积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近年来,我们以‘常态抓净化、常年抓美化、网格长效化’为目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分段式包干、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定责任、定标准、定奖惩,一月一考评,绩效挂钩,奖优罚劣,推动人居环境由短期清脏向长期清洁转变,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紫荆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小辉说道。

  八百里秦川,深沉壮阔。希望田野,涌动蓬勃生机。下一步,渭南市将全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为全面建成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贡献“三农”力量,让“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成为秦东大地的乡村注脚。(文 吴明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