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幸福河湖
2022-12-02 14:44:4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高岗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记者 柳洪华):12月2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陕西省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省水利厅副厅长党德才,陕西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张斌成出席,介绍陕西省推进河湖长制工作情况。

  党德才表示,陕西省始终把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围绕系统治理、协同保护、合力治水,多措并举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陕西省积极参与建立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完善省河长制办公室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党政主导、水利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共治的河湖管理保护新格局。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ce3d6450e52acf27c471b231fcb7fe3

发布会现场 摄影 段晓蕊

  陕西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效统筹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兼顾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和轻重缓急,促进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晰河湖管护责任链、路线图、监督网,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建立了流域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的河湖管理保护格局;加强河湖长履职考核、暗访明察、考核激励,层层传导压力,形成工作合力。

  据了解,2021年以来,陕西省总河湖长、省级河湖长带动全省2.1万余名河湖长巡河湖161万余人次,调研督导责任河湖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情况。2021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91.76亿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4.9%、6.0%,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0.582,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4.5%。

  陕西省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管控,严格涉河建设项目审批,坚持“清存量、遏增量”,河湖“四乱”问题明显减少;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强化到末端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实施陕西水网规划,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优化水资源空间配置,增强了水资源调控、保障能力。全省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得到明显提升。今年1月至10月,陕西省河流总体水质优,黄河陕西段、渭河、延河、泾河和北洛河干流水质均为优,汉江、丹江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以上,保障了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安全。

  近年来,陕西省河长办组织开展全覆盖式暗访明察11次,累计清理整治“四乱”问题6323个,其中今年以来以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为重点,完成清理整改455个,占到全年排查总数的98.3%,河湖垃圾漂浮物清理8.27万立方米,重拳打击河道非法采砂484起;启动母亲河复苏行动,试点河流健康评价工作,完成1079条河流及5处湖泊管理范围划定,重要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74条段、采砂规划40个。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0c9468099d40c509833f2720283e179

陕西省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省水利厅副厅长党德才介绍情况  摄影 段晓蕊

  陕西省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五年多来,解决了群众最关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涉水问题,打造了以渭河为代表的一批安澜河、生态河、景观河、文化河和致富河;渭河和宝鸡清姜河先后在全国最美家乡河评选活动中被水利部授予第一届、第二届“全国最美家乡河”,汉江被生态环境部评为“最美河湖典型案例”,汉城湖被命名为首届“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标杆景区”,西安、宝鸡、汉中、安康等多地河湖长制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典型案例,各地依托河湖打造的人水和谐生态廊道,已经成为群众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党德才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制度体系,着力加强河湖管理基础工作,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力维护全省江河湖泊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努力打造造福三秦人民的幸福河湖。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