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将创新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果,推动总窗口建设由“势”转“能”,近日,西咸新区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秦创原总窗口“上原”项目(企业)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全文如下:
为进一步规范秦创原总窗口“上原”项目(企业)(以下统称“项目”)管理,加快把创新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果,加速促进要素聚集、产业聚焦、能级提升,推动总窗口建设由“势”转“能”,西咸新区制定本措施。
秦创原
一、总体要求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秦创原总窗口建设的安排部署,落实《关于进一步聚焦定位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若干措施》要求,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胆探索市场化、法制化、开放式的方法举措,加强创新资源开放集聚和优化配置,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市场化原则。西咸新区突出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遵循产业发展规律,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促进生成更多科创项目、科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可交易的科技成果。
(二)坚持法制化原则。西咸新区聚焦秦创原总窗口的定位,明确“上原”项目标准,规范入库投资流程,聚焦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平台的综合竞争优势与辐射影响力。
(三)坚持开放式原则。西咸新区围绕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主线,依托陕西资源优势,汇聚政策、金融、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
西咸新区
三、重点任务
(一)明确秦创原总窗口“上原”项目标准
秦创原是陕西创新驱动发展的总源头和总平台,重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速两链融合。西咸新区要发挥陕西高校院所以及国防科工优势,在创新驱动方面走在前列,依靠科学技术带动高质量发展,总窗口的“上原”项目原则上应为科技型项目,重点发展以下3个产业方向。
以技术创新驱动的先进制造业。一是传统制造业吸纳、融入先进制造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航天装备、航空装备等;二是新兴技术成果转化形成新的产业,包括光伏、氢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增材制造等。
以技术创新驱动的数字经济产业。即由制造业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和数字产业化,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新经济形态,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数字产品制造、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融通创新、数字文旅等。
促进技术创新的生产性服务业。为保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包括检验检测、技术评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
(二)规范科创基金投资库工作流程
为更好发挥科创基金投资带动和产业扶持作用,促进科创基金持续健康运行,更高水平服务秦创原总窗口建设,西咸新区建立秦创原总窗口科创基金投资库。各类科创基金优先支持库中创新理念超前、技术成果领先、产业前景广阔的项目,为其提供从天使轮-A轮-B轮的全生命周期基金服务。
1.提出拟入库项目名单。秦创原总窗口科创基金投资库拟入库项目名单从“上原”项目中产生,主要来源5个方面:一是科小、高企、瞪羚等科技型企业;二是入围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复赛项目名单;三是春种基金已投项目;四是行业主管部门、知名投资机构推荐的项目;五是经自主申报且通过审核的项目。
2.专家评审。秦创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行业专家对拟入库项目名单进行评审。
3.组织入库。专家评审后经公示无异议的,纳入秦创原科创基金投资库进行管理,并向投资机构共享库内数据。
4.动态调整。西咸新区定期组织符合条件的新项目入库,同时组织3-5年内未获得基金投资的老项目出库。
(三)建立完善宽容失误机制
西咸新区对秦创原科创基金坚持保护改革、鼓励探索、纠正偏差的宽容失误机制。要遵循市场运作规律,容忍正常的投资风险,对已履行规定程序作出决策的投资,如因不可抗力、政策变动或发生市场(经营)风险等因素造成投资损失的,不作为追责依据,不追究决策机构、管理机构及相关人员责任,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不作负面评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上述尽职免责的规定:
1.不符合科创基金的投资方向和要求;
2.不符合规定决策程序,未经过充分论证和尽职调查,未严格遵循投资决策程序,存在违反相关制度和业务流程的情形;
3.违反法律法规、党纪党规和国资监管制度的禁止性规定;
4.假公济私为自己、他人或者其他组织谋取不正当利益,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他人正当利益。
西部云谷
四、其他事项
(一)加强组织领导。西咸新区发挥秦创原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凝聚共识、增强合力,构建“一盘棋”工作体系,指导各级各单位对照本《措施》做好相关工作。
(二)加强宣传引导。西咸新区各级各单位要加强宣传,通过微信、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秦创原“上原”标准、秦创原科创基金投资库入库等规范性流程,积极引导企业融入秦创原建设。
(三)加强监测评估。西咸新区要对秦创原企业培育的质量效益、改革创新等发展成效实施动态监测、定期评估,总结有益经验、分析问题短板,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