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2023年将完成1200亿元以上城建投资
2023-02-23 17:59:2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柳洪华责编:高岗

  2月22日,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西安市住建局局级领导,驻局纪检组领导,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住建局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邀请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西安城投集团、西安水务集团、西安市安居集团有关负责人,有关行业协会代表和勘察设计、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等企业代表参加。

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2023年将完成1200亿元以上城建投资_fororder_图片1

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现场 供图 西安市住建局

  2022年,西安市住建系统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六个打造”目标和九个方面重点工作,推动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西安市一批重大项目启动实施,完成城建投资1190亿元,同比增长5%,再创历史新高;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001.23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增加值1686.69亿元,同比增长11.8%,占全市GDP比重达14.7%。过去一年里,西安市建筑业加快转型升级;房地产稳控扎实有效;住房保障体系持续完善,有效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城乡建设一体协同发展,建设成果惠及民生;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以党建引领作风建设,住建队伍彰显时代担当。

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2023年将完成1200亿元以上城建投资_fororder_图片2

西安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解宁元发表讲话 供图 西安市住建局

  西安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解宁元表示,2023年,住建系统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六个打造”目标和西安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以着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为牵引,做好“九个聚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贡献住建力量。

  据悉,2023年,西安市住建系统将聚力稳增长稳经济,完成城建投资1200亿元以上,市本级投资增加10%以上;新增规上建筑企业40家以上,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500亿元,实现增加值增速7%以上;促进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5%左右,充分发挥住建行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西安市住建系统将聚力抓项目增能级, “向东”抓好幸福路北延伸等项目建设;“向北”抓好北辰大道跨绕城等项目建设,推动市政项目“北跨”步伐;“向西”抓好主城区与西咸新区17条互联互通道路工程,加快西咸一体化“西融”速度;“向南”抓好太白南路快速化改造,连接鄠周眉高速;“中优”抓好城墙内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做好二环三环扩能提升工程前期准备。同时,西安市住建系统将做好轨道交通四期建设规划申报,加快建设6条在建地铁项目,年内开通运营地铁1号线三期、2号线二期、16号线一期,新增运营里程32公里;开工建设老旧小区137个、公共停车位不少于2万个、综合管廊18公里,完成200个既有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等。

  西安市住建系统将聚力稳市场提信心,建立完善“人房地钱”四位一体联动机制,适时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对购买首套、二套住房的大力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万套(间),建成分配公租房5000套,新增发放租金补贴4200户,扎实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强化物业服务管理,坚持市场化引入和居民自我管理,实现418个“三无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

  西安市住建系统将聚力抓融合促衔接,加快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安排2亿元专项奖补资金,补齐5区2县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短板;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布局,持续抓好9个省级乡村示范镇、7个市级跟踪指导培育镇建设,市级财政每镇补助500万元,培育县域副中心;创建美丽村庄不少于60个,继续抓好12个美丽村庄片区建设,新策划包装美丽村庄片区10个;持续开展安全动态监测,实施农村危房改造84户、农房抗震改造5110户,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此外,西安市住建系统还将聚力保交楼保回迁,完善“一楼一策”方案,巩固拆迁补偿款和过渡费“双清零”成果,全力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聚力促转型提品质,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培育优秀设计人才,提升住宅设计水平,加快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厚植底蕴、注入动能;聚力促改革优环境,深化法治和制度改革,扩大审批“绿色通道”,完善多元化发展机制,发挥国有平台公司主力军作用,增强住建行业发展动力和活力;聚力保安全守底线,持续健全监管机制,推进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提高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能力;聚力敢担当转作风,汇聚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合力。(文 王旭萌)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