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用县域经济绘出未来经济发展新曲线
2023-04-10 15:54:5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雨晨责编:高岗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记者 柳洪华):今年初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县域”一词共出现了13次,包括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陕西79.8%的土地面积、55.2%的常住人口在县域。2022年,陕西县域生产总值达1.4万亿元,增长4.1%,占全省GDP的43%。可以说,占比四成以上的县域经济,关系到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

  近年来,陕西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工程,作为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抓手。2023年以来,县域经济已成为陕西省党政一把手调研中的重要领域,让县域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的信号尤为明显。

【奋进的春天】陕西:传统区县“抢跑” “腰部城市”发力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30301112313

宝鸡市陇县新能源产业

  筑牢县城发展的产业根基

  产业是县城建设发展的根基,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推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夯实县城产业基础,做强县城产业平台。

  2022年,陕西县域主导产业总产值1.3万亿元,生产总值跨上200亿元台阶的县达到20个。这样的成绩,也给了陕西继续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底气。

  围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陕西强调今年将着力在民营经济、特色经济、联农带农经济、集体经济上下功夫,培强经营主体,育强链主企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加大产业园区支持力度。

  以2022年GDP跨上200亿元台阶的麟游县为例,其结合发展实际,提出了“12235”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路。在产业方面,麟游县把新型能源工业和特色种养殖业确立为两大首位产业,在新型能源工业上坚持“风、光、火、氢、储”五个领域协同发展,在特色种养殖业打造有机苹果、绿色畜牧、高山蔬菜、道地药材、麟游核桃、优质玉米、生态中蜂七大产业集群。

  据了解,目前麟游县建成新能源发电基地4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50兆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53.5兆瓦,设计年发电量2亿千瓦时,产值11430万元。此外,预计今年6月建成投产的钒电池储能建设项目,以及积极推动落地的麟游县80万千瓦风电开发项目等风电、光伏项目,也为麟游建设工业强县积蓄着潜能。

  县域振兴,关键靠产业振兴。在农业为本、工业为基的发展体系中,只有将产业的“底牌”打好,才能形成多产融合、互促互进的县域产业循环提升发展态势,以城镇工业拉动乡村振兴,持续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安康:做强汉江龙舟节品牌 唱响高质量发展大戏_fororder_<span class=

安康市错落有致的梯田 

  “一县一策”弥合县域发展不平衡

  根据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制定印发的《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省县域经济生产总值超过1.6万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的县(市)达到24个。

  目前,陕西县(市)生产总值跨上200亿元台阶的已有20个,但县域经济仍存在资源有限、要素不畅、产业弱散等问题。

  3月29日至30日,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在铜川市调研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工作时,从重点产业到经济形态、从平台建设到体系支撑,系统性地阐述了全省各地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力点。

  赵一德强调,铜川市要把县域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落实好“一县一策”事项清单,加快汽车零部件、现代医药、光电子等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特色经济、联农带农经济、集体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平台、产业平台、创新平台、投融资平台建设,逐步完善县域基础设施体系、商贸物流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社会治理体系,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现代化建设大局。

  按照“一县一策”的政策要求,处于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市),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处于城市化地区的县(市),做强县域制造业;处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市),积极发展生态产品和生态产业。通过加快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动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强化资金土地人才要素支持等措施,力促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岐山县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吴起县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富平县的柿子、奶山羊、甜瓜等特色产业,洋县的“米、果、药、菌、畜”等支柱产业……以工促农、工农结合的特色多元产业融合格局,使县域经济的转型动能被彻底激活。

  谋高质量发展全局,就要谋县域。陕西正奋力增加经济强县数量,增强县域承载能力,做大工业、做强农业、做活商业,用县域经济绘出未来经济发展新曲线。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