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黄崖窑村:“农旅融合”和生态综合治理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近年来,黄崖窑村通过整土地、改旧居、建景区、治生态,逐步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和生态综合治理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形成“党旗飘”“苹果红”“油菜香”“生态美”的鲜明地域特色,成为全区乡村振兴和生态综合治理示范村。
5月11日,“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第二季”主题活动走进榆林市鱼河峁镇黄崖窑村,实地探访该村走出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抓农业促增收 培育产业发展新业态
黄崖窑村依托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整合土地流转经营,重点培育形成现代旱作农业、绿色生态养殖、山地林果等主导产业,建成千亩旱作农业示范园、1200亩山地苹果种植基地、榨油坊,种植生态林和经济林5300亩、中药材1200亩,利用优质旱作栽培集成技术种植渗水地膜谷子、玉米、高粱等2000多亩,小杂粮注册为“黄崖窑小杂粮”,成为农业特色产品。
近五年来,黄崖窑村农民平均收入增长35%,全村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据鱼河峁镇镇长高强介绍,黄崖窑村探索出了“党支部+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种养大户)+农户(贫困户)”经营模式,带动15户(其中3户建档立卡户)农户就地就业。
抓旅游促发展 创建生态化旅游新名片
黄崖窑村坚持景点错位特色、乡音乡愁长存,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打造二百亩油菜花海,配套建设垂钓鱼塘、农产品展示厅、窑洞宾馆、农家小院等基础项目,连续五年成功举办“大美榆阳乡村游油菜花节”,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00多万元,带动全村40多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16人)。
因地制宜,引导农户大力发展农业林业和旅游业,产业的兴旺为黄崖窑村积聚了人气,也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高强说,黄崖窑村投资1200万元建设冰洞旅游项目,升级完善“农家乐”、时令水果采摘、农村电商等配套设施,赋予冷链仓储和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逐步将黄崖窑打造成民俗文化、旅游休闲、观光康养一体的“黄土高原生态文化旅游名村”。
抓生态促振兴建设村风文明新家园
黄崖窑村投入资金1056万元,对3个村民小组的500孔房屋进行旧居改造,显著提升了村庄整体功能,切实改善了群众居住生活条件,经过十几年坚持不懈的造林、管护,生态得到较好恢复,林木面积增加到5.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增加到92%,十几年来共栽植果树1200亩、大扁杏3000亩、松树3400亩,封育、退耕还林5000余亩,原来的光山秃岭变成了今日香飘满川的花果山,充分发挥黄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功能的同时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事业逐步发展。
林茂粮丰,物种呈现多样性,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高,实施林果节水灌溉、林业节水工程等项目,通过果树、大扁杏等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实惠,群众的保护治沙、治土等生态意识逐年增强,植树造林积极性和保护环境意识逐渐提高,达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效合一。(群众新闻网记者 黄佳乐 张宁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