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子洲县拥有独特的气候优势和土壤优势,中药材(黄芪)种植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传统的种植方法和仿野生、半野生管理模式,使子洲黄芪品质享誉中外。今年以来,子洲县高度重视以黄芪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深挖黄芪发展潜力,持续加大产业链建设,从四个方向发力,不断促进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中药材(黄芪)产业标准化水平。子洲县构建规范化良种选育、繁育技术体系;加快建成一批“统一规划区域、统一品种安排、统一农资投入、统一技术模式、统一质量标准”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支持企业申报“二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优质道地药材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
强化人才引进和科技支撑作用。子洲县通过中国·子洲黄芪研究院和子洲黄芪研究专家(院士)工作站,强化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为产业持续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大力开发黄芪药用产品、药食同用食疗“药膳”产品、药食两用食补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集民宿体验、养生保健、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中医药养生服务文化产业,打响“神芪子洲”名片,推进中药材(黄芪)产业融合发展。
扩大中药材(黄芪)品牌影响力。子洲县全面释放子洲中药材(黄芪)的康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有效提升品牌内涵,目前,已多次举办中国子洲黄芪高峰论坛、中国子洲黄芪产业发展大会,中国保健协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清华大学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纷纷在子洲建立专家工作站;丰富营销载体,创新营销模式,推进订单生产,建立提供“定制药园”式原料供应基地。央视《聚焦三农》《深度财经》等栏目分别制作播出了子洲黄芪专题片,“子洲黄芪”顺利入选“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品牌战略推广力度加大。
构建中药材(黄芪)产业发展综合保障体系。子洲县逐步建立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健全中药材投入品动态监管、标准化生产实施、质量检验检测安全监管体系,构建中药材(黄芪)全产业链综合信息体系,建立中药材(黄芪)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建设中药材(黄芪)交易市场,完善鼓励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种植大户、加工营销企业等新型经营性主体发展政策。
据了解,子洲县目前中药材保存面积21.5万亩,其中黄芪15万亩,黄芩6万亩,远志、柴胡、甘草等其他中药材5000亩,年产鲜黄芪1.2万吨、鲜黄芩1.2万吨,产值4.3亿元。中药材种植覆盖农户2.1万户,带动脱贫户4100余户,种植区户均增收7600元,子洲县已初步形成了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加工和营销为依托、农民增收为目标的产业发展体系。(文 高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