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农高会:一“麦”相承 共育全球农业繁荣之“禾”
2023-09-24 16:47:1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娜责编:高岗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张雨晨):9月19日至23日,以“土壤健康与粮食安全”为主题的第三十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在陕西杨凌举办。

  自1994年创办以来,杨凌农高会越办越大、越办越好,在“不变”与“巨变”中实现“嬗变”。如今,这场被誉为“中国农业领域奥林匹克盛会”的年度“三农”盛宴,已经成为国际化农业盛会的一个典范,通过展示和交流最新的农业技术和成果,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农业合作与发展,也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凌农高会:一“麦”相承 共育全球农业繁荣之“禾”_fororder_图片1

第三十届杨凌农高会 摄影 张雨晨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

  民以食为天,粮以种为先。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也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因此,在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种业发展尤为重要。

  杨凌国际种业创新论坛作为杨凌农高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吸引来自国内外知名种业企业和科研院校的嘉宾和参会者,在此分享他们在种子研究、选育和推广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模式,探讨了种子在农业中的重要性以及现代科技在种业中的支撑作用。

  展会现场带来的这些新品种、新技术,不仅具有更高的产量、更好的品质、更强的抗逆性等特点,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优质的选择。例如,一些新品种的抗虫、抗病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一些新技术如智能灌溉、水肥一体化等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高效、精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杨凌农高会:一“麦”相承 共育全球农业繁荣之“禾”_fororder_图片2

第六届杨凌国际种业创新论坛 供图 杨凌农高会筹委会宣传部

  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那么科技就是种业的支撑。

  多年来,杨凌示范区以打造“中国(旱区)种业硅谷”为目标,深入推进区校融合,大力推动“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发展,在种业创新方面结出了累累硕果:成立了杨凌种业创新中心,组建了院士领衔的技术创新团队,建立了小麦等5个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体系,组建了一批省部级创新平台和创新联合体;引进培育了先正达等百余家种业企业入区发展,整合重组了伟隆种业、秦宝牧业等标杆性种业企业;全面推进杨凌良种“4455”推广计划,杨凌现代种业创新生态得到系统化重塑,成功获批建设国家级种业创新基地和进境种质资源中转基地,成为陕西乃至旱区种业创新的排头兵和引领者……

  依托杨凌农高会平台,这里聚集世界优质种子资源,推介种业科研前沿领域最新成果,激发种业科技创新发展新活力,把一粒粒“金种子”种进丰收的田野,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共创种业“芯”未来。

  一场盛会惠及全球农业

  最新的农作物品种、最先进的农业科技、最权威的农科专家……杨凌农高会不仅是中国农民的盛会,也是世界农业领域的重要盛会。

  30年来,杨凌农高会始终瞄准国际一流的农业展会目标,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先后举办了许多重大国际农业合作交流活动,从现代农业高端论坛到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从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到中外农民创业论坛,从国际馆的单设到主宾国的确立,从“一带一路”国家农业发展成果展到上合组织国家农业专题展,从全球推介大会再到今年新推出的上合农业博览会……农高会已经成为国际农业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今年,第三十届中国杨凌农高会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会期,2023年全球土壤健康论坛邀请到全球45个国家、国际组织121名代表,围绕“土壤健康与粮食安全”进行深入交流,发布了《2023年全球土壤健康杨凌倡议》,凝聚珍爱保护土壤国际共识;第十七届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以“南南合作:发展·创新·共享”为主题,16个国家的89名嘉宾和专家交流研讨,凝聚发展共识;中国同非洲之角国家农业合作交流会上,埃塞俄比亚等非洲之角国家驻华使节与首批中非现代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代表、对非农业合作专家、企业及留学生代表围绕中非农业合作现状、需求及下一步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

  杨凌农高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国内外众多企业充分利用农高会这一极具强大“磁场”的平台强势推介,寻找合作机会。

杨凌农高会:一“麦”相承 共育全球农业繁荣之“禾”_fororder_图片3

中国同非洲之角国家农业合作交流会 摄影 乔永祯

  与此同时,本届农高会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期间,哥伦比亚及中亚五国农业部长、南非和缅甸农业部副部长,以及50多位驻华使节和高级别代表齐聚杨凌,助力我国农业对外开放迈上新高度;杨凌农高会首次走出国门,同期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展区,实现国内外联动,展会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一“麦”相承,“禾”合与共。未来,杨凌农高会将持续发挥其平台作用,引领农业科技发展,推动种业不断创新,为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