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贸区构筑对外开放大通道
2024-01-29 10:45:55来源:陕西日报编辑:吴明玲责编:高岗

  ●目前,空港新城累计开通客货运航线380余条,其中国际航线104条,通达全球37个国家、76个枢纽城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中亚“五国六城”通航全覆盖

  ●西安港智慧通关系统每天可自动处理各类单证近240票,验放集装箱近400个,减少人工操作量95%以上,物流作业效率显著提升

  ●2023年,中欧班列(西安)全年开行5351列,同比增长15.3%;贸易国由最初的中亚五国拓展至4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主要货源地和目标市场全覆盖

  近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通过优化作业流程、创新监管模式和强化服务保障等通关便利化系统集成改革创新,不断提升通关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通关服务,着力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中心发挥数据平台的集成化服务功能,按照上下游企业生产节奏,提前采购储备航材,高效满足企业即时生产需求,帮助航空企业减少资金占用,提升国际竞争力。”日前,在陕西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西安国际航材供应链管理中心负责人汪涛说。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完成国际航材进出口贸易额6.5亿元,涉及国际航材千余种。

  国际航材通关交易模式的创新,改变了以往各航空企业自主采购、零散通关模式,由西安国际航材供应链管理中心作为采购人,对保税航材“集中报关、统一存放”,根据航空企业需求“分批出货、分批缴税”,有效减少了企业申报频次,提升采购通关效率。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功能区通过建设空中货运走廊、打造国际贸易集散中心、优化作业流程、创新通关监管模式等方式,加速构建辐射广、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航空枢纽和贸易物流大通道。

  为满足高精密货物安全高效运输需求,空港新城功能区创新国际货物24小时机坪“直提直装”新模式,对抵港前已完税的非开箱查验类货物,在飞机进境前提前办理报关申报、单证审核等手续。货物运抵后,可在机坪直接提货装车,实现国际货物24小时“随到随提、随到随装”,物流成本较以往降低30%。

  为有效提高场地、设备、系统的资源利用率,空港新城建立了新型国际邮件运营中心,将空港范围内国际邮件、快件、跨境电商3个场所、3套监管系统进行整合,实现对国际邮件、快件和跨境电商的信息采集、进出口装卸、集中查验、转关监管、检验处理等海关通关服务“一站式”办理。

  目前,空港新城累计开通客货运航线380余条,其中国际航线104条,通达全球37个国家、76个枢纽城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中亚“五国六城”通航全覆盖。

  优化散货集拼业务流程。为避免散货集拼业务中因部分拼箱货物未通过海关查验,其余货物就无法正常上列发运的情况,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创新推出中欧班列(长安号)集拼中心散货“先查验,后装箱”模式,允许企业以散件形式将货物送入散货集拼中心,待完成查验办理通关手续后,再进行拼箱装运,此举显著提高了查验效率,为企业节约了时间和资金成本。同时,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打造智慧通关系统,汇聚班列、舱位、货物进出场等数据,在全国铁路口岸率先实现海关、铁路、场站数据联通共享,对中欧班列进出口货物实施全流程智能监管,有效提升报关效率,降低作业风险。

  目前,西安港智慧通关系统每天可自动处理各类单证近240票,验放集装箱近400个,减少人工操作量95%以上,物流作业效率显著提升。“先查验,后装箱”新模式相比普通散货集拼模式,集货时间缩短2至3天,吸引了更多散货客户开展业务。

  此外,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不断强化服务保障,对中欧班列(西安)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开展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符合条件的试点企业可以在不超过等值200万美元外债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充分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开展跨境融资;在全国率先开展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出口退税业务可实现当日办结,显著加快资金周转速度,降低经营成本,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2023年,中欧班列(西安)全年开行5351列,同比增长15.3%;贸易国由最初的中亚五国拓展至4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主要货源地和目标市场全覆盖。

  去年7月,“陕西自贸试验区聚焦通关便利化集成创新 着力构筑内陆地区重要对外开放通道”被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刊发,在全国复制推广。下一步,陕西自贸试验区将紧扣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积极参与陆海新通道建设,充分发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作用,创新多式联运组织模式,强化跨方式、跨部门、跨区域协同协作,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通关服务,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重要对外开放通道。(陕西日报记者 崔春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