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累计完成投资10.81亿元
2024-02-22 16:10:1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吴明玲责编:高岗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记者 柳洪华):2月22日,延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延安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举行,延安市发改委党组成员、项目推进中心主任叶二凹介绍“十大民生实事”实施情况。延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利东主持发布会。

  叶二凹介绍,近年来,延安市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由延安市人大代表对延安市政府提交的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进行票决。2023年2月,延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票决出“十大民生实事”。一年来,18个建设项目和9个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完成年度任务,累计完成投资10.81亿元,投资完成率112%、同比提高8.9个百分点,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延安市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累计完成投资10.81亿元_fororder_图片2

  发布会现场 摄影 刘君慧

  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方面,全市新改扩建宜川县第八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新增学位1170个,着力解决公办学前教育供给不足和需求增大的问题;新建改建宝塔区第一中学等21个校园食堂,加强学生放心午餐供应。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方面,延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传染病专科医院)改扩建项目主体完工,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妇女儿童医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延安市人民医院国家医疗区域中心加快建设,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方面,全市完成41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实现居民从“安居”到“乐居”;建成燕沟口、南河滨路等14个“口袋公园”,为群众提供更多休闲、娱乐、健身好去处。

  提升惠民便民服务水平方面,全市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报销结算29.2万人次,医保政策范围内总费用20.65亿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5%;取消省内门诊和住院异地备案,全年参保人员异地住院8.9万人次,直接结算8.1万人次,异地住院直接结算率达到91.3%;13个县(市、区)所有街道、乡镇均完成电子签章业务,实现生育登记、独生子女证、婚育证明等事项网上通办。提升苹果产业防灾减灾能力方面,全市在冰雹灾害易发、高发区域新建果园防雹网8.16万亩,完成年度任务的163%;实施延安气象防灾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建成粮食气象检测服务站1座、苹果气象实验站1座、特色农业气象检测服务站1座、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1套、市县一体化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系统1套。

  便利群众交通出行方面,全市完成枣园路改造项目,有效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打通杨家岭旭坤小区与延大新校区连接线、杨家岭商业街配套道路2条“断头路”,为群众出行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增加重点群体就业方面,全年新增城镇新增就业15437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41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43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4亿元,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2.9%、128.3%、121.5%、101.2%。加快推进养老设施建设方面,延安市在宝塔、安塞、吴起等10个县区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个,对子长、安塞、延长等5个县区的5个养老机构进行提升改造,延安市社会福利院建成投用,满足了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

  提升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市新建改建供热管网62公里,改造供水加压站6座,建成安塞区2×25兆瓦热电联产项目,提升全市更广区域保供暖、保供水能力水平。增加便民服务网点方面,全市新增早夜市19个,完成年度任务的190%;新增临时便民销售摊位64处,完成年度任务的183%。新建或改造生鲜超市、连锁便利店、标准化菜市场51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针对2024年“十大民生实事”谋划情况,叶二凹介绍,截至目前,纳入2024年民生实事候选清单共14件,包括工程建设项目10个、公共服务事项8个,其中涉及关心关爱环卫工人、持续缓解城区道路拥堵、实施中心城区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等多个群众翘首期盼、亟待解决的事项。

  叶二凹表示,下一步将持续用力抓好“十大民生实事”实施,将民生实事纳入“六个一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依托“多库联通”平台常态化开展民生实事征集、谋划、储备工作,加快民生实事项目立项、土地、资金等前期手续办理,用好用活周“解扣”会机制,推动民生实事按期开工、顺利实施,确保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