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风古道,望汉家陵阙。作为陕西省首批文物主题游径“大汉文化主题游径”重要组成板块,目前,秦汉新城“大汉紫道”泾渭大道至长陵段沿线道路基本施工完毕,正在推进绿化景观施工及标识标牌制作。
“除刘家沟段还有400米道路正在进行面层浇筑外,其余路段已全部施工完毕,正在进行绿化景观提升。”秦汉新城“大汉紫道”文化旅游及生态环境整治工程项目负责人表示。
绿化景观施工现场
“大汉文化主题游径”以西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为起点,串联11座西汉帝陵,全面展示西汉政治制度、陵墓制度及文化艺术发展传承。其中“大汉紫道”位于秦汉新城全力打造的“连接古今的秦汉文化带”上,是秦汉新城聚力推动秦汉历史文化遗存展示利用,强化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西安市大力实施“文化北跨”战略,以西汉帝陵遗址带为主线精心策划的新型文物主题游径。
“大汉紫道”分为后四陵组团、张裕城堡过渡带、长陵-安陵组团、阳陵组团4个板块,分段推进实施。目前正在建设的是长陵-安陵组团泾渭大道到长陵段,西起泾渭大道、东至长陵博物馆,主线及支线长约8.7公里。
“项目实施以来,我们抢抓春季施工有利时机,积极组织施工人员,全线多个路段同时开展作业。”项目负责人表示,目前工人们正抓紧进行花木种植、草坪播种等绿化景观施工。
“大汉紫道”泾渭大道到长陵段沿途共设5座旅游驿站,提供旅游问询、文化展示、休息观景、茶水饮品、自行车租赁等服务。目前1号、2号、5号驿站已完成基础施工,3号、4号正在进行施工准备,预计4月下旬可完成驿站安装。同时,“大汉紫道”沿线服务设施、活动场地、活动路线等标识标牌正在制作中,预计4月下旬可完成施工。
“大汉紫道”示意图
据了解,秦汉新城“大汉紫道”文化旅游及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秉持“保护为先”理念,坚持“不拆、不建、不挖”原则,按照“汉遗址+汉文化+文物主题游径+文化IP”规划思路,以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为主,构建探寻帝陵遗址厚重历史、体验黄土台塬田野风光、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研学游线,打造沉浸式品味历史文化、体验式感受自然之美、交互式带动乡村振兴的多元特色文旅廊道。
“大汉紫道”效果图
项目严格遵守文物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要求,依托现有路网体系串珠成链,通过分级实施道路提升改造,设置木栈道游憩线、综合性服务驿站等方式,搭建休闲、安全、便利、开放、多元、共享文旅服务平台,提供通行、休憩、娱乐、研学等历史文化游憩空间,游客可通过驾车、骑行、徒步等多种出游方式,进行多点单次游、多点多次游、单点单次游、延伸游等游览,感受“山-水-原-城-陵”格局和大遗址景观之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