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哥青年李星:在西安收获了美妙的留学体验
2024-05-27 10:39:34来源:西安日报编辑:吴明玲责编:高岗

多哥青年李星:在西安收获了美妙的留学体验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527103125

李星在西安建大国际教育学院走廊里留影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走廊里,远远就能听到李星爽朗的笑声。来到西安8个月,这个活泼开朗的多哥女孩一边学中文、一边交朋友,将留学生活过得有声有色。“我和西安的缘分在大学时就已经种下了,西安历史悠久、人民热情,在这里我收获了别样的留学体验。”近日,李星在接受采访时,畅谈自己与西安结缘的故事。

  孔子学院的经历让她与西安结缘

  本科期间,李星就读于多哥的洛美大学,其间在孔子学院学习了两年中文。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她与西安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时候我看了很多中国电影,还从成龙的电影里第一次看到中国功夫、中国长城,觉得这个遥远国度的故事神秘而又值得探索。学中文的时候,这些画面仿佛又重新浮现在眼前。”

  在孔子学院,一位中文老师王涛让李星印象深刻。王涛来自西安,2016年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后,来到多哥做中文教师。每次上课,王涛都会把西安的美食、美景、历史故事讲给学生们听,李星第一次知道了大雁塔、兵马俑。喜爱中国文化的李星立即查阅了兵马俑的资料,对这个2000多年前的浩大工程赞叹不已。很快,王涛的课堂成了李星在大学里最喜欢的一门课,两人也成了朋友。

  “了解了西安的历史文化,如果能去实地看看,就好了。”李星萌生了这样的想法。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涛向李星讲起自己的母校,还鼓励她去西安留学。于是李星和王涛约定好,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西安留学,替身在多哥的王涛看看西安近几年的变化。

  毕业后,李星曾在多哥一家中国公司做过翻译,从中国同事口中,她了解到了一个飞速发展的中国。“去中国、到西安留学”的想法在她心里愈加强烈。经过不懈努力,李星成功申请到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一年制语言生的留学机会,和王涛成了校友,并在去年9月开启了留学之旅。

  西安用温暖拥抱了我

  初到西安,身边人温暖的帮助让李星很快适应了留学生活。

  “我想在学校超市买吃的,但我当时的中文水平还有待提高,不知道该怎样表达,就向超市的收银阿姨求助。于是阿姨叫来会说英语的儿子和我交流,帮我挑选、支付,还帮我把东西送到宿舍门口。路上我们边走边聊,他告诉我,在中国,如果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都可以向老师、路人寻求帮助。”

  一次在兵马俑游玩时,讲解员语速较快,当时中文还不太熟练的李星就向路人求助。身边一位游客见状,非常热心地用手机搜索兵马俑的历史介绍,并通过软件翻译成英文给李星看。现在想起这事,李星还觉得心里暖暖的。

  “到处都有热心人帮忙,我还担心什么呢?”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李星很快适应了西安生活,还学会了网购。网购次数多了,李星已经和常来学校投送包裹的快递小哥成了朋友,中文水平也突飞猛进。

  课余时间,李星将当年在孔子学院读书时听到过的西安名胜古迹游了个遍,还常常在社交平台搜索“西安休闲好去处”“西安美食”。短短几个月,李星已经对西安的景点、美食如数家珍。

  秦岭尤其让她念念不忘。“我的家乡也有很多山,所以看到秦岭时会觉得很亲切。在秦岭,每爬一座山都是不同的风景,冬天我还在太白山第一次体验了滑雪。回去查资料才知道,秦岭不仅自然风光好,还承载了很多历史故事,仿佛是一座宝库。这是我第一次深切感受到文化名山的魅力。”

  有时,她还去同学家中一起烹饪陕西菜,大家看着教学视频反复试验,直到能“复刻”出陕西味道为止。现在李星已经学会了做菜豆腐和酸辣土豆丝。“真实的西安比王涛老师讲述的更精彩、更迷人,留学生活已经给了我答案。”

  希望将中国故事讲到海外

  来到西安后,李星迫不及待地给王涛打了电话。彼时老师还在多哥,隔着时差在越洋电话里,王涛还不忘鼓励李星:“学习语言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只要多练多说,一定会有进步。”

  来西安留学后,李星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越来越“活”。她直言,在多哥时,自己通过电影、文字、口述等媒介了解中国文化,而到了西安,她开始观察中国人的言行举止,尝试理解大家的表达习惯。“中国人常说‘好嘞’,这个词和‘好的’‘OK’不同,表达了更积极乐观的态度。”李星告诉记者。

  去年12月,李星参加了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举办的“悦西安 阅中国”讲中国故事演讲比赛。演讲前,她展示了一段写篆书书法的视频,为此还专门找了老师指导。“从一开始怎样握笔、怎样用力,到认识篆书汉字、怎样写得美观,我努力学、不断练,就是想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

  “西安交通便利,生活舒适,在这里我得到了许多中国人的帮助,这些美好瞬间都让我非常感动,西安用温暖拥抱了来自一万三千公里以外的我……”舞台上,李星用最真诚的语言讲述着自己来西安后的所感所获,最终获得了优秀奖。

  “上台前她还有些紧张,没想到一上台就直接脱稿发挥了,还能讲这么流畅,看来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西安!”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武瑞英感慨道。

  李星展示的篆书书法,正是“熟能生巧”四个字。如今,她已经是学院里中文最好的几个学生之一,正在备考HSK(汉语水平考试)5级,还在生活中经常帮助中文不太熟练的留学生。“我初来西安的时候感受到了许多温暖,现在我也想努力把这些温暖传递出去,回报来自西安的善意。”李星说。

  一个月后,李星将结束在西安的留学生活,返回多哥继续从事翻译工作。她说当年和王涛的约定已经实现。“我也想像他一样将中国故事讲到海外。现在,王涛已经在多哥定居,回去后我要将自己的西安见闻讲给他听,告诉他西安比他讲述中的还要美妙!”李星满怀期待地说。(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卜安冬)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