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仔”的家
2024-06-11 11:15:40来源:西安日报编辑:张雨晨责编:高岗

“七仔”的家_fororder_图片12

憨态可掬的“巧克力熊”七仔。

“七仔”的家_fororder_图片14

秦岭四宝科学公园内形如熊猫掌印的熊猫馆。

“七仔”的家_fororder_图片15

“熊猫奶妈”悉心照料大熊猫幼崽。 (本组图片由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力 摄)

  最近国内最吸睛的明星是谁?

  答案不是人类,而是一只珍稀动物。

  今年“五一”前,成都文旅官宣一项最新“熊事任命”,大熊猫“花花”上任成为“成都文旅荣誉局长”。从网红到“花局”,花花作为熊猫界的“顶流女明星”,5天时间,吸引26.4万游客,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跻身全国十大热门景点第二位。

  除了“花花”,国宝熊猫持续火爆社交媒体——

  凭“一熊之力”翻越高墙,出场即自带BGM(背景音乐)的“阳光开朗大男孩”萌兰;火遍中韩两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福宝;虫洞(重庆动物园)的双胞胎兄妹渝可渝爱;因掌握推车卖货、洗澡唱歌、蹦迪等技能而多次霸榜社交平台的灵岩;整天疑神疑鬼,担心被别的熊猫说坏话的“巧克力熊”七仔……

  相比于四川大熊猫的声名远扬,以七仔为代表的秦岭大熊猫则相对低调。在四川看大熊猫可以去动物园,在陕西想要邂逅大熊猫,你知道要去哪里吗?或许只能去它们的家——秦岭,偶遇。

  秦岭是大熊猫祖居地

  大熊猫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物种,大约800万年以前,大熊猫的祖先就已生活在地球上。

  现如今,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山区,仅存四川亚种和秦岭亚种。上世纪80年代,专家找到了清晰的证据,证明秦岭自远古以来就是大熊猫的祖居地。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秦岭大熊猫与四川大熊猫在地理上相互隔离,二者基因交流中断至少30万年,因而,遗传基因发生了显著分化。

  换句话说,操着“四川口音”和说着“陕西方言”的大熊猫相互之间并不认识、语言不通、也不串门。正因为交流少,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各有各的模样。

  细细比较,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一个像猫,一个像熊。头圆嘴短、耳朵小,长相俊俏,更加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是秦岭大熊猫,因此它们得名“国宝中的美人”。在秦岭大熊猫群体中,还时常出现与七仔一样拥有棕色毛发的特殊个体。目前秦岭地区已发现野生棕色大熊猫踪迹11次,足以证明秦岭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可观。

  低调大熊猫也会“整活儿”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号称“最强治愈系物种”的大熊猫“闯”入手机,收获大批粉丝。在“猫粉们”的一片“萌”声中, “立熊设”“出熊圈”,频频制造熊生“名场面”。

  咱们的陕西籍明星——全球唯一人工圈养的棕色大熊猫七仔,尽管“妈妈牌打印机”缺墨导致它不够“黑白分明”,但自从被发现救助后,始终处于“熊生巅峰”。

  七仔外表看似老实憨厚实则内心搞怪。不喜欢爬树,最擅长的运动是动眼珠子和心眼子,每次听到一点动静,眼睛滴溜溜来回转。当把隔壁老丈人阿宝的耳朵咬成“扳手”后,七仔似乎也遭遇了社交危机,总感觉有人在背后说三道四,喝完盆盆奶时把盆扣在脸上一动不动,好似在监听谁说话,被网友笑称:“300斤的体重,290斤都是心眼。”

  作为“陕西熊猫”,如果谁想跟七仔打招呼,必须得用地道的陕西话喊上一声“qǐ zài”,否则傲娇的它,绝不抬眼瞧你。

  秦岭大熊猫家族中,大美女秦韵也是“显眼包”。明明可以走偶像路线,却常常装瘸装残,骗网友眼泪。前一秒还是“身残志坚”的悲戚场面,下一秒画风一转,它就摇头晃脑跑到山坡上悠闲滑草玩耍。网友不禁向秦韵喊话,“不去艺考太可惜了!”

  秦岭大熊猫突破人工繁育“三难”问题

  当大熊猫的生活日常,以一种陪伴的方式,自然嵌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不光大熊猫成为国际“顶流”明星,就连大熊猫所在“单位”:重庆动物园、北京动物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也成了热门景点,甚至大熊猫奶爸、奶妈还有了专属昵称:谭爷爷、发箍奶爸、梅奶妈……

  当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实现“在线撸熊猫”后,人们从单纯关注大熊猫,已发展到关注大熊猫周边的人,大熊猫背后的饲养与繁育也是大家关注的点。

  20世纪80年代,陕西开始人工饲养秦岭大熊猫。

  2003年8月2日,大熊猫宝宝楼生的出生,标志着陕西大熊猫人工繁育实现了“零”的突破。

  2019年,陕西省林业局发布《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提出建设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重点攻关秦岭大熊猫繁育、野化放归、疫源疫病监测及防治等关键技术。

  2022年,陕西省林业局(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省管理局)、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西安旅游集团共同签订秦岭大熊猫科学公园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公园选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用以扩大大熊猫人工种群、打造秦岭大熊猫IP,弘扬秦岭大熊猫文化。

  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作为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殖研究基地齐名的世界第三大大熊猫繁育基地,已成功解决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的大熊猫繁育“三难”问题,建立了成熟的人工饲养繁育技术体系。2023年繁育大熊猫4胎7仔,至此陕西秦岭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达到49只。

  这里是大熊猫真正的“家”

  除了备受呵护的温暖“小家”,广袤秦岭才是大熊猫真正的“大家”。

  在陕西,有一种旅游中的奇妙邂逅,叫偶遇国宝大熊猫。

  今年我省接连报道了野生大熊猫“出镜”的新闻,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仅发现野生棕色大熊猫,还多次拍到野生大熊猫活动的画面;陕西省太白林业局终南林场管护区首次发现野生大熊猫踪迹……不断给人带来惊喜。

  数据显示,秦岭大熊猫野外种群由“三调”273只增加到“四调”345只(全国第三次、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总数的18.5%。栖息地面积3606平方公里,潜在栖息地面积2446平方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生活着10只野生大熊猫,野外遇见率、数量增幅和种群密度均居全国之首。

  充满着狂放不羁气质的大熊猫,为何会以秦岭为家?

  了解大熊猫习性的人都知道,它们每天的生活有两件大事,一个是吃,坐着吃、躺着吃;另一个就是睡觉,躺着睡、趴着睡……能把生活过成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样子,说到底还是因为“家里”条件好。

  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的秦岭中段南坡,这里植被丰富、年平均气温11.4℃~15℃。秦岭大熊猫从出生起,注定衣食无忧,自然可萌可洒脱野逸。

  为了让大熊猫栖息地更宜居、野外种群持续扩大,陕西采取了系列措施。

  在秦岭地区建立了十多处以大熊猫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以及一批科研教育基地。通过在栖息地内居民点附近以及道路周边适当补植秦岭箭竹或巴山木竹,在竹子过于密集的地区,适当予以梳伐等方式,为大熊猫补充充足食物资源的同时,方便其通行、扩散迁移。

  相关单位持续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规划建设大熊猫生态廊道,让相互隔离的小种群可以“自由串门”;搭建红外相机监测体系,为大熊猫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和伞护。

  从复壮野生大熊猫种群,到实现生态系统整体保护,陕西保护秦岭大熊猫的意义,早已不止于保护大熊猫本身。从简单保护到研究性保护,从保护管理到生态系统治理,秦岭大熊猫保护正是陕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秦岭这个家,不仅属于大熊猫,也属于众多其他珍稀动植物。从刚发现时的7只朱鹮,发展到如今的7600余只齐翱翔;从秦岭“报春使者”“消失”近百年,到陕西羽叶报春再盛放;从濒危到野外回归的秦岭石蝴蝶……

  提升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陕西一直在行动。秦岭以磅礴的身躯,孕育无尽的生灵,越来越多的野生物种,在这块宁静而神秘的生态家园中生息繁衍,各得其所。(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龚伟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