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主办,中国电影报社、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承办的电影《长安·长安》专家观影研讨会在京举行。电影《长安·长安》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监制并联合西安港文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蝴蝶效应娱乐传媒有限公司摄制出品。
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孙向辉;中宣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总编辑张玲;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张宏;中宣部电影剧本中心主任秦振贵;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思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副总裁刘驰以及夏蒙、艾克拜尔·米吉提、侯光明、饶曙光、班永吉、唐科、张卫、赵卫防、左衡、陈锐军等电影、艺术业界专家学者,与张忠、胡蝶、史佳、何飞(KHALIFI HOSSEIN)等电影《长安·长安》出品方、主创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影片的艺术特色与创作得失。
哈萨克斯坦驻中国大使馆政务参赞阿布塔利甫、伊朗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伊朗扎德、伊朗驻中国大使馆秘书韩吉福等驻华使馆嘉宾参加研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当代电影》杂志社长兼主编皇甫宜川主持研讨。
研讨会上,各位嘉宾围绕《长安·长安》的主题立意、情节架构、表现手法和人物塑造等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影片的国际传播立意和艺术探索给予了充分肯定。大家表示,《长安·长安》充分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也兼顾了不同国别人民文化的审美需求,是一部兼具人文价值和中华美学精神的影片。
多元呈现中外文化
用电影讲好“一带一路”故事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下一个黄金十年的开局之年。在此背景下,作为首部中国和伊朗合作的“一带一路”题材电影,《长安·长安》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2021年3月27日,中国与伊朗签署全面合作计划,同年5月21日,国家电影局和伊朗国家电影视听组织签署电影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在此背景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监制的首部中伊合作电影《长安·长安》应运而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副总裁刘驰介绍,电影作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文化软实力建构的重要环节,是一个国家进行对外传播的重要文化认知形态,电影“走出去”也是传播国家形象和文化的重要策略。近年来国际在线发挥自身优势资源,积极策划推动国际合作下的优质电影项目,《长安·长安》就是其中创新探索的成果。
电影《长安·长安》由多国优秀电影人共同创作,以古丝绸之路起点城市西安和中亚作为拍摄地,片中既有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港、中欧班列长安号等现代化的场景,又有兵马俑、大唐不夜城以及秦腔等历史文化元素,实现了中外文化的多元呈现,并通过爱情故事,表达了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主题。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思玮表示,电影《长安·长安》是中国和伊朗、哈萨克斯坦等多国电影人亲密合作,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树立全球视野、注重国际化表达,用电影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的生动实践,“未来我们也将发挥自身资源和人才优势,在宣传推广、发行上映以及参加国际展映等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帮助更多的优秀电影人、更多艺术水准和观众满意度俱佳的优秀电影脱颖而出,为电影强国建设提供强大动力,以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多国影人联手打造
为国际合作提供新范例
《长安·长安》自2021年启动后历时近4年,来自中国、伊朗、哈萨克斯坦等国的电影创作者一起打造了这部荡气回肠的跨国爱恋故事。会上,主创代表介绍了影片的相关情况。
影片由伊朗导演纳基斯·阿贝耶担任监制及编剧,后期在伊朗制作,全片叙事采用哈萨克语。无论是背景设定、剧本架构,还是主创团队和演员阵容,都赋予了影片更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更浓烈的国际化色彩。导演张忠在发言中坦言,“《长安·长安》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
阿丽玛在片中饰演经过对梦想的追逐和爱情的幻灭后,在经历与感悟当中逐渐成长的女性角色阿雅娜,她表示,感谢观众的关注和支持,也很高兴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一带一路”倡议作出贡献。
在影片出品人、陕西蝴蝶效应娱乐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蝶看来,电影《长安·长安》的诞生承载着多重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部影片,也是我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深情献礼,更是我们对时代精神的呼应和诠释,在全球化的当下,我们希望以艺术的形式传播开放、包容与合作的理念,激发人们对多元化的尊重与欣赏。”
经过此次创作,主创们积累了国际合作的经验,也坚定了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的信心。影片制片人史佳表示:“期待影片能担负传承好丝路文化的重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展示出来,以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思想力量、精神力量。”何飞(KHALIFI HOSSEIN)是《长安·长安》的伊朗制片人,他表示,希望《长安·长安》以及未来的合拍影片,能讲好中国的故事,讲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故事,“尤其是伊朗、哈萨克斯坦,以及其他中亚国家的故事,传播中国的好声音。”
展现中华传统文化深厚意蕴
为文化共融作出新贡献
研讨会上,《长安·长安》呈现出的人文底色和国际视野得到了与会专家高度肯定。在中宣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总编辑张玲看来,这是一个小切口展现大主题的作品。“影片从一趟由中亚到长安的班列讲起,以一位陷入跨国情感困境的女性视角,通过不断闪回和现实中间的抵达,很好地展现了长安人文历史的底蕴和底色,片中展现了各个国家民族的荟萃,呈现了中华国度包容开放、兼容并蓄的大视野、大时代,这样的环境也促使女主角从自我封闭逐渐走出自我,放下执念。”
《长安·长安》以哈萨克斯坦女性到中国留学的新视角去解读丝绸之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张宏表示,这部电影填补了丝绸之路电影的一项空白,“我们过去的合拍电影中,还是以中国人为主,这次很多主创都是外国朋友,我感觉这部电影对文明的交流、互鉴以及人类共同价值观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片中融入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优秀文化,也加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我觉得它是一个国际合作的典范。”
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艾克拜尔·米吉提也认为,《长安·长安》非常吻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希望影片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在为业内提供更好艺术作品的同时,也为国际文化交流作出更多贡献。”
“电影也好,文学作品也好,往往是达到心灵相通的桥梁。”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纪录片学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编剧夏蒙表示,《长安·长安》很好体现了“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共同的情感是跨国合作的基础,这样一部电影能够打动中国的观众,它也一定能够打动哈萨克斯坦、伊朗或者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观众,这部电影开了一个好头,未来我们可以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加深刻地切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民的生活,寻找更多的电影题材。”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长安·长安》对中国电影的海外合作有着独特意义。影片了挖掘不同文化之间共融的部分,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给中国观众看的,还要给‘一带一路’国家的观众看,要在他们看的过程中,能够跟他们的人性和情感达成最大限度的共情、共鸣、共振,我觉得这部影片给中国电影在海外合作和国际传播方面积累了新经验,也给中国电影人提出了新的思考。”
小视角切入大主题
三线叙事与三重时空彼此观照
影片中铺陈了以中欧列车为主的旅行团,女主角自我回顾回想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和白蛇恋三条叙事线。会上,各位专家也称赞了影片在叙事结构上的设置和巧思。
中宣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副主任、电影监制唐科对影片的叙事结构印象深刻,他表示《长安·长安》将故事通过多重时空的结构呈现出来,给了观众更加丰富的感受和思考,“影片采用戏中戏结构,在多重时空之间跳跃,但片中场景的转换和衔接非常自然流畅,不仅没有让观众感到别扭,反而起到了让观众去完成跟角色、人物完成心理对话的功能,不仅深化了故事、主题和文化内涵,还丰富了人物的情感世界。”
中国作家协会作家陈锐军表示,影片以小视角切入大主题,将一个人的命运同“一带一路”串联起来,这种方法非常巧妙。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部主任左衡也认为,影片将宏大的历史主题纳入到两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中,还体现出了创作者的巧思。在他看来,宏大叙事容易讲明白,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难说清楚,“《长安·长安》同时是一部爱情文艺片,宏大叙事不容易讲明白的恰恰是两个人能否相处长久,如果宏大叙事中的两个人能相处长久,能彼此理解得更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带一路’这个宏大叙事的弹性和包容度。”
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眼中,片中三线叙事与三重时空实现了彼此观照。他认为,影片叙事线与女主的婚姻叙事线互为隐喻,长安之旅也是回忆之旅,“几条线互相观照得很好”。他还剖析了片中演员的表演,表示片中女主演阿丽玛的心理表演与动作表演交相辉映,把一名女性在各个情感中的状态展现得很精准,戏剧动作和家庭冲突戏表演得都非常好,“阿雅娜第一次听到‘我爱你’震惊后又控制住自己的状态,新婚时快乐的表情,婚姻中冲突的状态,离婚后的怨恨,长久的抑郁等都表现得非常完整和释然。”
传统叙事结合现代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新范例
影片通过传统叙事和现代文明的结合,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体验。中宣部电影剧本中心主任秦振贵认为,《长安·长安》不仅是多方合作的成功,也是传统叙事和现代文明结合的成功,“影片主创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从《白蛇传》到古城,再到整个‘一带一路’,传统和现代结合非常好;结合过程中贯穿的节点和切入点非常流畅,节奏把握得非常好。”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侯光明将影片评价为一个选题独特的现实题材作品,“《长安·长安》用一个杂糅的类型,展现了丰富的内涵,影片节奏并不快,冲突没有那么激烈,反转也没有那么往复,但是耐看、真实、很有代表性,多国电影人的合作,让观众看到了中亚这块土地上多元化的文化交融呈现,也更直观地感受到‘一带一路’过程中的个人命运、家庭发展、时代进步和文明交流。”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原副主任班永吉表示,《长安·长安》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故事,提炼出秦腔、西安的城墙、钟楼、鼓楼等文化传播的标识性概念,“在拓展中华文化时代内涵,展现中华传统文化深厚意蕴的同时,兼顾了不同国别人民文化的审美需求,传递了国外民众能听得到、听得懂、听到尽的好故事,充分展现了古今中国的发展和当下中国人民充满生机的生活,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客观、更真实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赵卫防认为《长安·长安》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影片把中哈青年在现代中的跨国之恋跟中国传统的《白蛇传》故事相互交汇映射,里面还把秦腔、西安古城墙、大雁塔、道德经等都融入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国之恋勾连起来,是传统文化‘两创’的优秀体现。”
◎ 专家观点:
电影《长安·长安》从哈萨克斯坦女性的视角看“一带一路”,充分反映了“五通”理念,填补了“一带一路”电影的空白;同时,作为多国电影人合作的诚意之作,对文明的交流互鉴具有国际意义。在艺术创作方面,电影的人物塑造立体丰满、故事真实可信,对爱情、亲情、乡情等方面的表达细致入微、感人至深。此外,音乐也令人眼前一亮,对电影气氛的烘托、主题的表达起到了关键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
女性题材的电影受到全世界观众的关注。电影《长安·长安》演员的表演令人称赞,比如阿丽玛通过大量的内心、表情等表演,让阿雅娜人物充满内敛的张力。只有民心相通,商贸合作才能畅通,电影《长安·长安》给电影人带来启示,从更广阔的视野出发,在各国人民的生活中找到电影题材。——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纪录片学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编剧夏蒙
电影《长安·长安》是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时代背景的首部中国和伊朗合作影片,影片充满了温情和感动。影片名字中的两个“长安”,一个代表着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唐朝都城长安,一个代表着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西安,两个“长安”交相辉映。
这是一个关于跨国婚姻的故事,美丽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阿雅娜和俊朗的中国青年桑加尔之间的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电影将他们在文化冲突的考研中的爱情故事放置在澎湃的时代主题下,并以古今长安的文明底蕴、不同国家的文化民俗为背景,观察和讲述普通人的生命轨迹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从而呈现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人文交流的丰富内涵,以及不同文化间的爱情、亲情、乡情、友情,从而实现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人群之间的和解与联结。这部影片是一次国际电影样态的探索,值得深入讨论和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