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瑰宝”枝繁叶茂 ——古树名木保护的陕西实践
2024-09-27 21:01:1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吴明玲责编:高岗

  古树名木历经沧桑,穿越千百年,是弥足珍贵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9月23日至9月30日是2024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陕西省各地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号召全民参与古树名木保护。

    保护好古树圈里的“老寿星”    让“有生命的文物”永葆生机

  一般来说,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名木则是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与科学价值或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根据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陕西现存古树名木72.7万余棵,其中散生1.1万余棵、古树群271个71.6万余棵。同时,陕西还拥有全国最大人工古树群,黄帝陵人工栽植古树群数量超过8万棵,其中树龄超过千年的古树名木3万棵以上。

  此外,更为罕有的是,全国5棵树龄在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均在陕西,分别为“黄帝手植柏”“老君柏”“保生柏”“仓颉手植柏”“洛南古柏”。

  陕西大地上,这些古树圈里最年长的“老寿星”长什么样?它们过得如何?

  黄帝手植柏,相传由黄帝亲手种植,矗立在黄帝陵前,历经5000年风雨仍苍翠欲滴,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精神;与黄帝手植柏一样,5000多岁的保生柏和老君柏依旧遒劲挺拔、枝繁叶茂;位于渭南市白水县仓颉庙内,仓颉手植柏苍劲挺拔、冠盖蔽空;生长于商洛市洛南县的洛南古柏因树形巨大,被誉为“秦岭古柏王”。 

让“绿色瑰宝”枝繁叶茂  ——古树名木保护的陕西实践

黄帝手植柏

  古树名木不仅是民族悠久历史的鲜活见证,更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守护者。它们以庞大的根系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改善空气质量。同时,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众多昆虫、鸟类等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场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为保护好、管理好、传承好千年古树瑰宝,陕西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为组长、省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级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专班,指导、督促、落实保护工作。陕西省绿化委员会牵头组建了由全国古树名木保护和文物保护领域9名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对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定期诊断评估和日常管护技术指导工作。陕西省林业局成立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专班,印发实施《全省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方案》,对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科学实施“一树一策”保护工作,全面细化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和时间节点,科学实施保护工作。

让“绿色瑰宝”枝繁叶茂  ——古树名木保护的陕西实践

老君柏

  为优化5棵古树生境质量,陕西坚持“地上地下、本体周边”一起抓,统筹土壤、水文、气象、周边构筑物等因子,联合多部门开展5棵古树名木及其周边古树群生境优化综合治理,妥善处置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及植物等不利因素。同时,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并举,通过安装消防栓、树体支撑、防雷设施、虫情智能监测、摄像头等设施设备,全面提升古树防火、防雷、防风、防病虫害和防破坏能力,持续强化古树名木本体保护。目前,已全面建立包含本体情况、养护措施、生长环境等信息的5棵古树“一树一档”保护档案,建立了国家、省、市、县4级共享的实时监控系统,并建成以古树名木保护专家为技术指导,县级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养护责任单位为依托的“一树一支队伍”,确保每棵古树名木都有专属的守护者,实现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专业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同时,陕西还成功培育出黄帝手植柏组培苗、亲子苗和亲子“太空”苗,探索重点古树遗传基因保存延续新模式。

让“绿色瑰宝”枝繁叶茂  ——古树名木保护的陕西实践

保生柏

      撑起强效“保护伞”  让每一棵古树名木“老有所依”

  一棵古树,能够走过百年、千年,凭借的不仅是自身顽强的生命力,更是来自全社会的爱与呵护。一直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林长制考核。陕西省人大颁布施行了《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陕西省绿化委员会推动实施《关于推进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的若干措施》《高质量推进全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方案》,强化制度保障,全力以赴抓好全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想要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让每一棵都能“老有所依”,必要做到心里有“数” 。为此,陕西对全省散生古树名木实行“一树一档”,对古树群实行“一群一档”,将全省1.14万棵散生古树名木和271个古树名木群全部实现落地上图,并及时组织开展全省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加强认定建档,实行统一挂牌保护。同时,还开展了重点古树名木克隆扩繁保护工程,收集、保存、扩繁优良遗传资源,形成古树名木完整谱系,以有力措施切实抓好抓实古树名木繁育保护工作。

  除了为古树名木“上户口”“建档案”,让被病虫害侵扰的树木恢复生机这些举措之外,陕西为不断加速构建古树名木保护“安全网”。统筹协调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库,囊括了林学、森林保护学、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等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实行古树名木保护专家会商会诊制度,切实提升全省古树名木保护科学化水平。同时,严格落实联防联治要求,夯实属地和养护责任单位或个人责任,严厉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并将古树名木保护与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等相结合,既有效确保古树名木生长安全、生境安全,也有力推动了古树名木生态及文化价值的高效利用与发展。

  2023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的“双百”古树推选宣传活动中,陕西8棵古树、5个古树群分别入选全国100株最美古树、100个最美古树群。

  保护古树名木,既传承了中华文明,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和优良基因,同时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爱护古树名木、保护古树名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9月23日,我省全面启动以“保护古树名木 全民共建共享”为主题的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西安、渭南、汉中、商洛及宝鸡太白县、铜川耀州区、榆林子洲县等市县相继以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流动宣传,并利用微信公众号、电子屏等平台,发布倡议书宣传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意义。呼吁各界人士争做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者、守护者、传承者,讲好古树名木背后的故事,弘扬中华文明和悠久历史文化。

  越千年仍苍翠。古树之美,在于形致和气韵,在于见证风华,在于展望明天。近年来,通过持续的宣传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行动起来,保护古树名木也已成了陕西人的共识;未来陕西还将继续坚守一方青绿,让历史文脉“枝繁叶茂”,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陕西篇章。(陕西省林业局供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