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浐灞国际港西安国际港站。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经开功能区。
前9个月,探索形成69项创新成果,“科技创新‘五力’新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23项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
前9个月,新设经营主体1.91万家,其中新设企业8764家;
前9个月,实际使用外资2.4亿美元,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33.63%;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33.77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9.2%;
……
今年以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战略定位,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在实施制度型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国家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日益彰显。
3月,《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行动方案(2024—2027年)》出台,从制度型开放、开放通道、重点产业、营商环境、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等六方面制定了详细举措,推动陕西自贸试验区从“立柱架梁、夯实基础”走向“全面推进、提质跃升”。
开放大通道提升新能级
近日,西安综合保税区内十分热闹,8辆货车一天多次进出卡口,将20个集装箱运入区内进行保税仓储。这是西安浐灞国际港海得邦物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一线一票多车”整报分送模式进区的620吨牛卡纸,标志着“一线一票多车”模式在西安综合保税区落地。
“过去一票一线进出境备案清单需要多辆货车运输的货物,要靠专人统一指挥,待全部车辆到达后集中过卡进出区,协调难度较大。新政策不仅提高了车辆调度效率,还降低了货物滞留风险,为我们节省了一大笔费用。”该公司负责人乔文博说。
海关总署《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方案实施方案》出台后,西安车站海关主动对接有需求的企业,随着“一票多车”“区内直转”等便利化举措先后落地,为企业实现提质降本增效,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近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着力畅通对内对外通道,不断提升开放通道能级,通过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高水平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探索多式联运新模式等举措,进一步发挥各类开放平台作用。
——中哈合作共建的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项目正式投用,莫斯科谢里亚季诺(中俄哈)物流中心项目启动。
——在通关、融资、数字化等方面创新20多项举措,创新推出中欧班列出口货物由48小时压缩至2小时内的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
——实施“保税航油”“三关合一”等创新举措,推进“中亚五国六点”航空客货运通道贯通。
——中欧班列(河内—西安—布达佩斯)跨境公铁联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开通广州—西安—塔什干陆空联运线路,开通两条TIR国际跨境公路货运线路。
截至目前,中欧班列(西安)常态化开行18条国际线路和24条“+西欧”集结线路,核心指标居全国前列。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累计开通客货运航线380余条,国际航线113条,第五航权航线4条。
随着陆上班列飞驰、空中织线成网,国际贸易通道日益畅通,陕企在国际市场开疆拓土的步伐持续加快,带动外贸跨越式发展。
产业创新汇聚新动能
11月2日下午,众多新能源领域专家、企业家齐聚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高新功能区,参加2024硬科技创新大会西安高新功能区系列活动—新能源汽车及其高质量基础设施会议,共谋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未来。
目前,西安高新功能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包括“三电核心部件、零部件加工、整车制造、充换电设备研发制造及后期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规模近2000亿元,已成为创建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和“双中心”核心承载区的核心引擎。
“面向未来,高新功能区将进一步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为率先形成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质生产力接续奋斗。”西安高新区管委会相关领导表示。
伴随着制度红利释放、通道越拓越宽,各路物流、商流、资金流奔涌汇聚,陕西自贸试验区动能澎湃,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各功能区聚焦产业定位和比较优势,努力实现差异化发展。高新功能区探索服务型制造新模式,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12%。空港功能区临空经济规模突破150亿元,融资租赁企业占全省70%以上。经开功能区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全省首个工业产值超千亿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杨凌自贸片区农产品加工、涉农装备制造、农业科技服务业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在一系列创新制度、举措的赋能下,陕西自贸试验区外向型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三星二期、法国达能、锂创(西安)新能源、东航赛峰起落架维修等一批外资企业、项目在区内聚集,今年总投资43亿元的美光西安封装和测试工厂扩建项目开工建设。
高科技和新兴产业加快聚集,“开放优势”正不断转变为“发展优势”。
“三个自贸”建设迈向新高度
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以及杨凌国际农业科技创新港等诸多资源,陕西自贸试验区在“丝路自贸”“科创自贸”“农业自贸”3个方面,逐渐形成特色优势。
10月18日,第31届杨凌农高会海外展中亚——陕西农产品交易推介会(订货会)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国(陕西)商品交易中心落下帷幕。这是杨凌农高会继去年首次走出国门后的又一开拓之举。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日渐密切,在该国建设了2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试验示范了40多个优良品种和多项先进技术,同时建设了中国(陕西)商品交易中心,积极引导企业赴乌开展经贸对接活动。今年,乌兹别克斯坦农业部更是邀请杨凌农业专家出席智能农机等主题国际会议,双方农业务实合作更进一步。
目前,杨凌示范区已先后建成12个国际合作产业园,总面积69万亩。“农业自贸”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国际交流合作领域的亮丽名片。
做细“丝路自贸”。自贸试验区率先落实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印发《中国—中亚五国教育合作工作方案》,推进“丝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持续提升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一带一路”职教联盟和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合作成效,在7个国家设立7个“秦岭工坊”,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新型职业技能人才。
做优“科创自贸”。自贸试验区探索总结科技创新策源力、成果转化力、产业竞争力、金融支撑力和服务保障力“五力”新模式,2023年秦创原总窗口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332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970家,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224亿元。同时,在海外设立12个离岸创新中心等科技服务合作平台,出口技术3000余项。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抓好《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行动方案(2024—2027年)》各项改革措施落地工作,探索开展制度型开放先行试点,推进产业链集成创新,为国家向西通道开放探索更大路径。”省自贸办相关领导说。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