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由靖边县委宣传部、县委文明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开展的靖边县“见面面 拉话话”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活动走进青阳岔镇。
活动现场
“传统习俗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内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旧的习俗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高额彩礼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大操大办的红白喜事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封建迷信活动不仅没有科学依据,还可能误导人们的行为……”靖边县新时代文明宣讲员张冬梅用“拉家常”的方式向居民讲解着移风易俗的道理。台上讲得认真,台下“拉”得仔细。“她说得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事情结束了给子女也增添了不少负担,真是不应该。”“就是了,老人在的时候好好孝顺比什么都强!”会场群众议论纷纷。
“移风易俗,意义重大。当我们摒弃那些陈规陋习,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比如,用节省下来的婚礼费用去学习技能、提升自我、教育孩子,倡导文明、简约、健康的生活方式,整个社会风气也会焕然一新……”接地气的宣讲深入人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村民把精神层面的要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更好地建设新时代乡村文明新风尚。
精神得以滋养,物质同样不能少。靖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还为群众发放了移风易俗的宣传资料、宣传品等。此次活动仅仅是靖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冰山一角。今年以来,靖边县通过组织宣讲员走进群众家中院落、田间地头、农家硷畔、乡镇集会,和群众倾情相谈,传播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进行健康心理辅导,倡导移风易俗,用“见面面 拉话话”的方式为群众传播思想、疏导情绪、答疑解惑、移风易俗、扶贫帮困。
截至目前,靖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经在全县开展活动60余场次,受益达4000余人。下一步,该县将在不断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持续发力、积极作为,以更高的标准、更务实的举措不断深化探索文明实践工作,为提升村民文明素质、推动靖边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文明实践之花在靖边大地处处绽放。(文/图 白凌燕 樊宇航 陈姝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