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动能持续释放 中欧班列驭风前行 西安“好声音”接连唱响
2024-12-03 09:27:13来源:西安日报编辑:吴明玲责编:王菲

科创动能持续释放 中欧班列驭风前行  西安“好声音”接连唱响

观众在西安无人机大会上参观展出的无人机。(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旭东 摄)

  陕西“三项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中欧班列(西安)拓宽对外开放“快车道”,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条”持续刷新,类型丰富的博物馆体系基本构建……过去一周,央媒多角度报道西安高质量发展强劲势头,西安好声音好故事持续热传!

  “三项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陕西“三项改革”让创新创业活力充分释放。

  11月28日,国际在线发文聚焦:陕西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以来,带动3.2万项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过程中发挥了牵引、示范和带头作用。“2024年,陕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居全国第十位,科技活动产出水平指数居全国第四位。”报道说。

  “先使用后付费”是陕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重要举措之一。11月27日,央视网推出报道《陕西自贸试验区:“先使用后付费”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点赞这一创新模式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不仅极大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成本,更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推动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高效应用。”

  陕西研发实力备受瞩目。中国新闻网文章《西电实现防伪技术新突破 飞秒激光塑造证卡专属“指纹”》《液体动力多项“首次”推举“长十二”飞天》,人民网推送报道《2024年度中国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十大进展公布 陕西两所高校科研成果入选》《航空“小巨人”:让国产大飞机制造“羽翼”丰满》等,记录了陕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和雄厚的技术实力。

  上周召开的2024西安无人机大会,集中展示了西安无人机产业的前沿科技与产品。中国日报网稿件《坐标经开 2024西安无人机大会带你“飞”》,关注西安无人机产业强劲发展势头:“西安市已有从事设计研发、关键原材料生产、无人机整机制造、组件制造、地面系统和无人机应用服务的相关企业657家,截至2023年底,西安无人机产业产值规模达到332.6亿元。”

  “钢铁驼队”助力双向奔赴

  乘着中欧班列东风,西安正逐步拉近与世界的距离。

  11月28日,《光明日报》撰文《中欧班列:“钢铁驼队”绘就丝路新篇》,报道中欧班列(西安)与陕西本地产业结合越来越密切——“2023年,中欧班列出口货值第一的省份是陕西,进口排名第一的省份同样是陕西。”文章还以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走出国门为例,讲述了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搭建了沿线经贸合作新平台,极大地增进了沿线民生福祉。

  新华每日电讯稿件《舌尖上的新丝路》,从美食角度报道了随着中欧班列越开越密,越来越丰富的美味之旅通过中欧班列双向抵达。

  西延高铁、眉太高速、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等重点项目“进度条”再刷新,央媒不吝笔墨报道其最新进展:光明网《超90%!陕西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高铁迎来新进展!》,新华社《穿越秦岭 眉太高速公路衙岭隧道双线贯通》,中国日报网《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生产辅助设施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网《西安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实现“长轨通”》……正如央广网推送报道《“大西安”交通圈加快完善》所言,“大西安”交通圈通行能力正持续提升。

  交通方式的变迁,映衬出城市携手发展的图景。11月25日,新华社发表《记者手记:再见,59路!》,以细腻的笔触,报道了这条运营了62年、连接西安和咸阳两市主城区、见证两地快速发展的公交线路暂停运营。“两地间的交通,由纵横交错的路网、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和公交线路承担。”

  “博物馆热”再引央媒关注

  陕西“博物馆热”再次登上央媒。

  “2013年底至今,陕西全省博物馆数量由221家增长到360家,年均参观人数从3300余万人次增长到7200余万人次。”11月28日,人民网等多家央媒发布这一数据。

  “该省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支撑、社区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基本构建,大馆引领带动、区域协同、均衡谋篇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中国日报网对此表示。

  中国新闻网报道《揭开北周武帝宇文邕“神秘面纱”:展厅变身科技考古“实验室”》,光明网稿件《“跑跑龙”来啦 !陕西文创又上新》,展示了西安的文博实力。

  古地名,历经岁月沧桑,文化底蕴丰厚。11月26日,《人民日报》刊文《古地名成为发展新名片》,开篇便以“西安曲江——盛唐气象再展现”为小标题,介绍曲江积极探寻文化传承发展新路径,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陕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陕西加快推进秦岭国家公园建设 多举措提升秦岭生态环境治理水平》《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次拍到“三豹同框”影像》《大熊猫现身秦岭108国道生态廊道》《鸟中大熊猫黑鹳来西安过冬了》等报道频频见诸中国新闻网、国际在线、光明网等报端网端。(西安城市文化传播工作室 王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