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旅热消费旺年味浓
2025-02-06 09:12:03来源:陕西日报编辑:吴明玲责编:王菲

  消费市场持续火热

  春节假期,陕西消费市场活跃旺盛,商品销售亮点突出,餐饮消费持续升温。1月28日至2月4日,全省570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销售额25.83亿元,同比增长3.6%。

  促销活动丰富多彩。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省商务厅联合文化旅游、体育等部门和各市(区),联动开展2025年“秦乐购”迎新春千企万店促消费系列活动。渭南、榆林、延安、汉中、安康等市发放电子消费券4960万元。

  商品销售亮点突出。重点商超销售火爆,永辉超市、盒马、汉中桃心岛、咸阳世纪金花等销售额涨幅均超两成。烟酒、粮油食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8.8%、18.53%。通讯器材、家电类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7.7%、35%。各地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1月28日至2月3日,全省家电以旧换新4.28万台、3C数码产品购新9.06万部,带动消费3.83亿元。

  餐饮消费持续升温。全省监测餐饮样本企业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7.07%。其中,外卖同比增长20.32%。 

  文旅市场活力迸发

  2月5日,记者从省文旅厅获悉:春节期间,全省重点监测的51个重点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791.3万人次,同比增长3.11%;旅游经营收入44632.56万元,同比增长6.26%。

  传统热门景区火爆依旧。以乡村旅游为主打品牌,袁家村景区和中华郡景区,春节假期分别接待游客123.2万人次和114.8万人次,稳居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数前两位。

  西安打造“非遗+商场+街区”消费新模式,“非遗年俗”“美食购物”“灯会演艺”“文博研学”“旅游休闲”“文化惠民”等六大类173项新春年俗文旅活动多点开花。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大明宫三大景区接待游客84.76万人次。

  在榆林火热举行的全国秧歌展演,吸引了全国35支秧歌队和4支国外舞蹈队同场竞艺,带动国内游客增长9%。“陕北榆林过大年”“全国秧歌展演”话题分别登上微博全国、抖音陕西热搜,不仅让传统秧歌的影响力充分彰显,还成为陕西春节旅游新的增长点。“延安过大年”活动吸引周边省份游客纷纷来延安过大年,国内游客同比增长8.37%。

  2月4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春节假期,全省文博单位共接待观众736.35万人次,同比增长0.38%。数据显示,陕西省直属文博单位共接待观众74.12万人次。其中,陕西历史博物馆接待观众15.85万人次,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观众46.79万人次,西安碑林博物馆接待观众6.15万人次,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接待观众1.40万人次,陕西考古博物馆接待观众3.93万人次。

  全力保障旅客出行顺畅

  2月5日,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截至当日,2025年春运全省综合运输已累计运送旅客2077.28万人次。

  春节假期,全省综合运输累计运送旅客697.14万人次。其中,铁路、道路、民航、水路分别累计发送旅客337.78万人次、230.61万人次、123.44万人次、5.31万人次。

  在路网方面,全省高速公路累计车流量3576.57万辆,日均162.6万辆,同比增长5.8%。其中,客车、小型客车、货车日均分别为147.5万辆、146.4万辆、15.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5.3%、10.8%。

  2月5日,记者从陕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获悉:春节假期,陕西边检总站共查验出入境人员4.7万余人次、出入境航班330余架次,同比分别增长78%和92%。单日最高客流量出现在1月31日,达6700余人次。

  西安口岸出境人员超2.4万人次,同比增长70%。旅客外出主要以旅游、就业为主,泰国、日本、新加坡为排名前三的目的地国家。

  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体验春节习俗,感受文化魅力。据统计,西安机场口岸入境外国人2000余人次,同比增长87%。

  2月5日,记者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铁路局”)获悉:春节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西安铁路局日均发送旅客42.2万人,累计发送旅客超过330万人次。

  西安铁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该局通过增设移动服务岗,设定专用候车区和专用通道,全力保障“大客流”运输秩序良好。

  春节假期,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共起降航班7622架次、运送旅客114.74万人次,日均起降航班953架次、运送旅客14.3万人次。其中,起降国际(地区)航班391架次、运送旅客4.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87.1%和67.9%。

  “今年春节客运市场整体呈现节前客流高峰明显前移,春节期间持续高位增长的特点。2月2日至4日连续3天单日客运量超15万人次,2月4日达到单日最高峰15.3万人次。”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张璇说。

  2月5日,记者从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获悉:1月28日至2月4日,西安地铁线网运送乘客2515.9万人次,日均客运量314.5万人次,运行图兑现率、列车正点率均为100%,客运总量及客流强度均位居全国前列。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假期,西安地铁延长2号线、3号线、4号线、8号(环)线、14号线末班车时间,优化峰期时段、加开备用列车。西安地铁2号线首班车前共加开列车7列次,23时30分后西安北站共开行列车58列次,收车时间最晚延长至次日1时23分。

  2月4日,记者从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西安公安交警春节假期全员坚守岗位,全力保障市民群众出行安全畅通。

  西安公安交警严查酒驾醉驾,及时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1月28日至2月3日共查处酒驾32例,其中饮酒驾驶15例、醉酒驾驶17例。

  西安公安交警协调开设临时停车区域100余处,增加临时停车泊位1.8万余个。西安交警数字人“永安君”聚焦群众出行热点问题,提供24小时“不打烊”在线咨询服务。

  西安公安交警提前对主城区的138处信号灯启动“节假日模式”。1月28日至2月2日,信号灯日均单路口调控56次41小时,日均启动区域缓堵预案15次135小时,全市平均车速较节前提升14.6%。

  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2月5日,记者从省应急管理厅获悉:春节假期,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全力做好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各项工作,全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省应急管理厅聚焦城区、景区、小区等重点区域,烟花爆竹、消防、燃气等重点领域,春节假期外出、返程人员高峰及低温雨雪天气等重点时段,加强隐患排查、警示提醒和协调联动,扎实细致做好春节假期安全防范工作。省安委办派出4个巡查督导组,分片区对全省春节期间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防范工作开展巡查督导。各市(区)组建11个专家指导组,检查帮扶114个县(区)、215个辖区监管部门、846个生产经营企业单位及点位,共排查问题隐患2000余项。省应急管理厅每日跟踪督办,督促行业部门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确保问题隐患排查到位、政企整改责任压实到位、排险除患措施到位。

  2月5日,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春节假期,陕西公安机关狠抓各项安保措施落实,确保全省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启动“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安保模式,累计投入巡防警力18.5万余人次,全面加强繁华商业街区、机场车站、公交地铁、旅游景区等重点部位、人员密集场所和治安复杂区域巡逻防控,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省110接报刑事警情、治安警情数量环比分别下降56%和30%,未发生较大刑事、治安案件。针对春节假期大型活动和来陕游客数量增加的实际,强化现场管控和交通疏导,确保全省224场大型活动安全顺利举行,各主要景区安全有序,未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西安各级公安机关共投入警力3.8万余人次、巡逻车6706车次。截至2月4日,全市接警量同比下降13.8%,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全市公安机关共处置涉旅纠纷163起,服务救助游客4328人次。对于人流密集景区,西安公安分级管控,共出动警力1.6万人次,与武警、文旅、城管、应急等部门密切配合,推动“公安+综治+武警”联勤联防模式有效开展。

  2月5日,记者从国网陕西电力获悉:春节期间,陕西电网运行平稳,电网最大负荷3173万千瓦,全网日均用电量6.64亿千瓦时。

  针对当季电网运行特点,国网陕西电力各级运维检修部门加强输变配电设备巡视检查和运行监控,提前在微地形、微气象等易发生覆冰的位置部署观冰哨点,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确保设备设施运行正常,重要场所、重点景区安全可靠供电。

  春节期间,国网陕西电力共安排生产值班人员5376人、抢修人员5735人、抢修车辆1162辆、发电车199辆、发电机534台,圆满完成春节假期保供电任务。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