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公交化”开行 西安至汉中赏花更便捷
2025-03-28 08:56:32来源:三秦都市报编辑:吴明玲责编:王菲

高铁“公交化”开行 西安至汉中赏花更便捷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328083530

在油菜花海中穿行的高铁列车。陈喆 摄

  三月的汉中,百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将秦巴大地染成金色海洋。

  3月20日,由汉中市政府主办的“2025年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在勉县定军山下盛大开幕。今年,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铁路局)与地方政府深度联动,通过优化高铁运力、创新服务模式,为游客打造“快旅慢游”的赏花新体验。

  高铁织就“金色走廊” 出行服务再升级

  作为连接关中平原与汉中盆地的交通动脉,西成高铁近期迎来赏花客流高峰。西安铁路局汉中车务段通过动态调整运力,在西安北至汉中间加开D6877、D5261、D5263、D5265、D5275次等多趟“花海”高铁,列车途经佛坪、洋县、城固、宁强等多个油菜花核心观景区,日均160 趟动车往返,从清晨6时至夜间22时,平均每8分钟就有一列动车穿梭于秦岭南麓,实现“公交化”开行。旅客乘坐高铁从西安出发,最快70分钟即可抵达汉中,开启“早出午赏晚归”的一日游模式。

  为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汉中火车站联合客运枢纽站在出站口设置公铁业务咨询处,为旅客提供公铁接驳服务和赏花路线、汉中景区推介;针对今年油菜花节主会场设在勉县的实际,汉中至勉县每天开行城际和普速列车共5趟,勉县火车站提前组织全体客运人员开展服务礼仪培训,安排专人在出站口为旅客做好旅游景点、观光线路的咨询及出行提示服务,增加人工出站通道,引导游客顺畅出站。同时,西安北站在候车室中心服务台协调地方文旅单位,安排专人提供旅游咨询、线路指引及出行提示服务,助力旅客便捷开启花海畅游之旅。

  “早上从西安出发,中午就能漫步花海,傍晚还能返回西安。”游客李女士表示,“公交化”高铁让赏花之旅变得轻松惬意。铁路部门通过“高铁+旅游”模式,将交通出行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不仅为游客提供“快节奏出行、慢生活体验”的新型范式,更有效激活了春季文旅消费市场,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旅融合新场景 沉浸式体验全域花海

  据悉,本届旅游文化节推出“金色花海、汉中有约”文旅惠民举措。3月10日至4月20日(不含清明假日),汉中辖区内黎坪、张骞纪念馆等10家重点景区及文博单位面向所有游客实行门票半价优惠;龙头山、楮溪源景区对所有游客免门票,穿汉服游览蔡伦墓祠、灵岩寺博物馆同样可免门票。

  为让旅客快速便捷抵达游览目的地,汉中铁路部门推出“高铁+普速”“高铁+公益慢火车”运力接驳模式,沿途经停佛坪、洋县西、城固北、宁强南、西乡、勉县等多个观赏油菜花的观花点,提供更多运力支持。积极协调汉中客运枢纽站及旅游集散中心,开通由汉中火车站发往龙头山、黎坪、华阳、石门、武侯祠、诸葛古镇等 24条热门旅游景区的直通车;开通汉中客运枢纽站至油菜花节主办地勉县往返旅游专线,畅通出行“最后一公里”,让游客轻松抵达15条精品观花线路和39个A级旅游景区,畅享金色花海盛宴。

  铁路定点帮扶 助力乡村振兴

  3月20日,在“2025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开幕式上,来自铁路定点帮扶村杨庄小学的孩子们以一曲《如愿》唱响了乡村振兴的动人旋律,中国铁路文工团为勉县创作的原创歌曲《花开勉县》《走近你》和惠民演出更是为活动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一幕,正是西安铁路局多年来深耕勉县定点帮扶工作的生动缩影。

  作为国铁集团定点帮扶县,勉县近年来依托铁路帮扶资源,将油菜花海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农旅结合、以旅促农”的特色发展之路。2012年开始,西安铁路局承担了勉县4个镇8个贫困村的定点帮扶任务,通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振兴、消费帮扶、铁路支教等措施,积极向上级争取帮扶资金1.45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25个,派驻铁路支教老师4批10人次……此次油菜花节上,杨庄小学孩子们的精彩演出,正是铁路教育帮扶成果的集中展现。“铁路帮扶不仅让群众口袋鼓起来,更让乡村文化活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活力。”汉中车务段派驻勉县唐家湾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军红说。

  依托铁路援建的18个产业基地,勉县逐步形成了以油菜种植为核心,茶叶、食用菌、金丝皇菊等特色农产品为补充的多元产业格局。西安铁路局通过“铁路+旅游+帮扶”模式,引导村民开办文旅康养、茶叶制作体验工坊、文创基地等项目。在龙湾观花点,游客可登观景台俯瞰油菜花田,昔日的贫困村如今成为网红打卡地。

  据统计,2024年铁路援建的辣椒加工基地收购当地辣椒2.2万吨,带动群众增收4200余万元;消费帮扶累计销售勉县农产品超2亿元。如今,穿行于勉县金色花海中的列车,不仅载来了八方游客,更承载着43万勉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奏响了“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动人乐章。

  三秦都市报记者 张毅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