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奔跑吧》“跑进”千年古都 成员集体化身“文旅推荐官” 带领观众深度感受西安古韵之美时尚之变
《奔跑吧13》开播发布会现场,成员展示非遗展品。(西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郝钟毓 实习生 郝雨辰一 摄)
4月17日,以大“XI’AN”身手 Power Show为主题的浙江卫视综艺节目《奔跑吧13》开播发布会在西安举行,节目组“兄弟团”成员李晨、郑恺、沙溢、白鹿、周深、范丞丞、宋雨琦、张真源和“奔跑挚友”孟子义现身发布会现场。
在解读新一季节目亮点之外,已在西安多个地标连续录制多日的节目组成员,因对西安古今风貌有了更深的认知,在发布会现场对这座城市“表白”不断。用李晨的话说,“我觉得西安从古到今的风采,代表了华夏儿女的文化传承底蕴。我要呼吁全国的朋友们都来西安打卡,这座城市有意思的地方太多了!”
文化走秀别出心裁
《奔跑吧13》开播发布会以别出心裁的文化走秀拉开帷幕。发布会现场,节目组成员分别手持兵马俑、泥塑、腰鼓、秦腔头面、唢呐、木版年画、马勺、皮影、花馍等富有陕西历史文化特色的道具走秀,并介绍这些文化符号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感受到三秦大地博大精深的文脉流传。
2015年,《奔跑吧》曾在西安录制,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等景区,通过节目镜头,在乐趣满满的游戏互动中带给全国观众无限回味。时隔10年《奔跑吧》再度回到这座城市,多日来,从小雁塔、大明宫等历史遗迹,到长安云、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长安乐·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中心、西安奥体中心等新地标,都留下了“兄弟团”与“奔跑挚友”的足迹。他们在这座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的“宝藏之城”,用纯粹的快乐与青春双向奔赴,也将把这座城市动人的当代风采、时尚一面,展现给更多观众。
脑中还萦绕着10年前在西安城墙上吃肉夹馍画面的郑恺感慨,这次来西安,被这座城市的时尚和现代震撼了,“我们去了长安云等西安新地标,录完节目还是意犹未尽,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西安科技馆,想从头到尾再参观一遍——那里的‘飞鱼’让我们都非常好奇。西安不愧是一座既有历史传统又有现代感、科技感的城市。”
而对于同样在10年前来过西安录制节目的李晨而言,这次的西安之行,让他看见了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我们落地在全新的机场,去了很多全新的场馆,大到城市建设、街道建筑,小到热门打卡地的人性化设置,都让人非常倾心。”
李晨认为西安是一座非常让人“涨知识”的城市,“我是北京人,对故宫比较熟悉,当我去了大明宫遗址博物馆,才知道大明宫的占地面积是故宫的4.5倍。在西安录制的这期节目也会让大家知道,‘北京时间’其实是从西安发出的。”
李晨说,在巨大的城市变化中,不变的是西安人的热情,“每次来西安录制节目,都能感受到大家对我们的鼓励和支持,再来这里,我觉得非常亲切。”
现场共叙“古城情缘”
李晨和郑恺印象最深的是西安的变化,其他几位成员,同样对来到西安感怀满满——他们都有着不同的“古城情缘”。
沙溢在分享自己的“西安故事”时就笑言,这座城市是自己的爱情起点,“我跟胡可老师认识的缘起,就是在西安一起拍剧。那时候,我们住的酒店离西安城墙很近,不拍戏的时候,我们这些组里的年轻演员,就经常在城墙上骑自行车,晚上在城墙上看西安的夜景,很美。所以现在,每次回西安感觉都很特别,空气里都是甜的,有爱情的味道。”
而对于白鹿,长安和自己的多部作品都互有映衬,“我对西安一直有一种特别的情感,一直想来西安,而且我特别喜欢吃面食,所以这次来到西安之后,就一直在念叨说我要吃biangbiang面,包括肉夹馍,在西安吃的味道跟在别的城市都不一样的,真的很好吃。”
在周深的讲述中,此次来到西安,犹如在某个时空跟自己又重新相拥了一次,“因为当年我送给自己的成人礼,就是来西安,然后我去爬了华山,想挑战一下自己。所以再次来到西安,觉得心情很激动。”
探寻一座“宝藏之城”
骑着自行车去西安小巷里找美味油泼面的郑恺;钟情“油泼辣子配一切”的周深;享受在西安面食中“晕碳”的范丞丞;从西安小串馋到水盆羊肉的张真源;在西安天天都吃油泼面,还猛刷软件看博主推荐西安美食的孟子义……
在《奔跑吧13》开播发布会上,“舌尖上的西安”也成为了众人讨论的焦点。包括肉夹馍、油泼面、水盆羊肉、凉皮、菠菜面等“西安碳水”,让众人讨论的热火朝天、食指大动。在分享美食的同时,众人还跟观众分享了很多“西安美食享用秘籍”。
当《奔跑吧》与奔跑的西安相遇,在新一季节目开播之际,节目组成员情不自禁化身“西安文旅推荐官”,邀请更多人通过节目感受西安、身临实地走进西安。
“西安这座城市非常有‘穿越感’,当我在节目里穿上传统服饰走入这座城市,感觉就像回到了盛唐,也突然想对那时的历史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宋雨琦说。
“我带孩子去过全国很多科技馆,这次到的西安科技馆应该算数一数二的,真的特别棒。”沙溢说。
李晨认为,就如节目中,大家从大雁塔、小雁塔、古城墙,奔跑到全新的体育馆、机场、剧场一样,“来到西安,就如来到一座奔跑的城市,就像走进了时间长廊,在历史和现代的交织当中进行畅游,我认为是一种非常好的文化体验!”(西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欢 张静)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