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入境游市场迎来“双向奔赴”热潮
2025-05-20 09:22:25来源:西安日报编辑:王菲责编:王菲

西安入境游市场迎来“双向奔赴”热潮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520090439

在西安,随处可见身着汉服的外国友人,沉浸式体验古都深厚文脉。 (资料图片)

  5月19日,第15个“中国旅游日”如约而至,在今年“锦绣山河,美好旅程”的主题引领下,西安这座千年古都正以独特的文化魅力与优质的旅游服务,成为全球游客来华旅行的热门之选,入境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记者从陕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了解到,1至4月底,使用单方面免签、互免签证政策入境的外国人达5.4万人次,使用24小时和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入境的外国人达6000余人次,均同比增长。携程发布“2025年端午出游趋势”显示,西安凭借丰富的文旅资源和深厚的文博资源,强势上榜端午假期入境游前十目的地。

  提升入境游便利度

  让旅游品质“提档升级”

  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的持续扩容,240小时过境免签等利好政策的落地实施,外国人来华旅游的门槛大幅降低,便捷性显著提升。这股政策东风,有力推动了西安入境游市场的火热发展。

  “一直对神秘的中国文化充满好奇,这次免签政策的便利,让我毫不犹豫选择来西安,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实在太震撼了!”5月1日,来自英国的游客Tom在游览完西安后,难掩内心的激动与赞叹。政策的支持,如同打开了一扇大门,让更多外国游客得以轻松走进西安,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乘着入境游的东风,西安全面升级国际支付便利和数字服务,打造西安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据了解,目前西安已全面支持入境游客在景区、酒店、餐饮、出行等多个场景,通过刷卡、扫码和现金等多种方式进行支付。在扫码支付方面,“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两种创新方案,让入境游客的消费体验与内地居民一样简单便捷。“现在在西安生活和旅行真的太方便了!坐公交、预订景点门票、扫码点餐,一部手机就能轻松搞定,完全没有任何障碍!”在西安生活多年的法国人Mike对当地的便捷服务赞不绝口。

  古今交融绘长卷

  文化体验“圈粉”全球游客

  踏入西安,就仿佛进入了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里,气势磅礴的兵马俑阵列,是西安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这些陶俑栩栩如生,每一尊都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简直不可思议!”5月初,意大利游客Giulia参观完兵马俑后,眼中满是惊叹。如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借助VR、AR等前沿科技,为游客带来全新的参观体验。戴上VR眼镜,2000多年前金戈铁马的战争场景、战车奔腾的壮观画面仿佛就在眼前;AR导览系统支持实时翻译36种语言,让外国游客毫无障碍地了解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大唐不夜城瞬间化身为一片璀璨的灯海。“火树银花合”的绝美盛景,吸引着众多外国游客纷纷换上精美的中国传统服饰,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沉浸式体验“长安夜未央”的浪漫与繁华。在这里,传统的民俗表演与现代的光影科技交相辉映,历史与现实完美交融,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梦回大唐。来自美国的游客Amanda在社交媒体兴奋地分享道:“这里太棒了!我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部精彩的历史电影,同时又能享受到现代的便捷,这绝对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独特旅行体验!”

  陕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提供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陕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61万余人次,同比上升74%;查验出入境航班4600余架次,同比上升80%。其中,使用单方面免签、互免签证政策入境的外国人达5.4万人次,使用24小时和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入境的外国人达6000余人次,均同比增长。

  根据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三天,陕西旅行社团队入境游接待团数达到了330个,与2024年同期相比激增了91.8%。团队入境游接待旅客人数为3317人,同比2024年大幅增长152%,增长幅度超过1.5倍。携程平台数据显示,今年西安“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30%,跻身入境游热门目的地榜单。

  沉浸式体验解锁 “流量密码”

  细节服务打造 “留量” 磁场

  为了让入境游客有更丰富、更深入的旅行体验,西安紧密围绕2025年中国旅游主题,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各大景区纷纷开展民俗节目展演、特色文化体验活动等,让外国游客能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通过以细节服务、品质服务、人性化服务为抓手,针对外国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国外游客不仅在街区轻松无压力深入体验穿越千年的唐朝文化故事,各类特色美食、唐物唐礼也成为“抢手货”,显著提升了街区的文化消费。街区汉服馆工作人员王鑫鑫介绍说,在街区换装拍照成为外国游客的一种新时尚,现在每天都会有近百位来自全球各地的朋友体验唐装汉服。

  在《赳赳大秦》演出剧场入口、票务中心等醒目位置,精心摆放多语种宣传折页,涵盖英语、日语、韩语等版本,详细介绍剧目背景、主创团队及剧情梗概,让外国观众提前熟悉演出故事,提升观演效果。 “声音清晰,翻译准确,让我能很好地理解中文台词。”来自孟加拉国的游客对传译耳机服务称赞有加。

  在线上,从肉夹馍、灌汤包的味蕾记忆,到秦腔表演、汉服旅拍的文化印记,西安正通过 TikTok、YouTube 等平台实现 “现象级传播”。更精准的服务、更沉浸的体验,让国际游客从 “打卡式游览” 转向 “深度化共鸣”。当免签政策的 “春风” 吹开文明互鉴的大门,当千年底蕴与现代科技碰撞出璀璨火花,西安也吸引了更多的世界关注。这座周秦汉唐滋养的古都,正将 “流量” 转化为 “留量”,在 “一带一路” 的时代坐标上,书写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全新篇章。(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