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靖边县红墩界镇尔德井村,1300余亩制种玉米郁郁葱葱,绿浪随风翻涌,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现代农业新图景。
靖边县红墩界镇尔德井村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
然而,谁能想到,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曾经被耕地细碎化问题深深困扰。彼时,“东一绺西一绺”的小地块不仅产出效益低下,地棱地畔闲置浪费严重,还频繁引发地界纠纷。尽管拥有优越的农业资源,但当地的产业始终只能“小打小闹”,规模化、高效化发展之路似乎遥不可及。
转机出现在2024年春天。在红墩界镇党委的坚强引领与尔德井村党支部的积极推动下,一场深刻变革在张窑子小组悄然展开。经过不懈努力,1300余亩零散耕地成功整合,彻底摆脱碎片化状态,实现了“一组一田”的规模化经营格局。这一举措不仅极大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更从根源上化解了长期存在的矛盾,为现代化制种产业的腾飞筑牢了坚实的土地根基。
拥有四十多年制种历史的尔德井村,也曾面临诸多发展困境。信息闭塞、标准不一、种源安全风险高等问题长期制约着产业发展。过去,农户单打独斗,缺乏统一管理与指导,甚至曾因误种转基因种子,导致整片玉米被销毁,不仅农户损失惨重,更对市场安全构成威胁。
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精准发力,陆续引入三家专业制种公司,为产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如今,农户直接与公司签订订单,公司统一提供安全、优质的亲本种子,确保种源安全;订单明确约定收购价格,让农户实现“旱涝保收”,彻底消除了“种出来卖不掉”的担忧;此外,公司还统一配发农膜、肥料等生产资料,并全程提供标准化技术指导,保障产出的种子品质优良、规格统一。在科技力量的赋能与规范管理之下,红墩界镇的制种玉米已成为榆林市乃至陕西省范围内的标杆产业。
当地党员干部在田间地头察看制种玉米长势
实现高质量量产并非终点,红墩界镇将目光投向了产业链的延展与深化。随着陕西永泰绿洲种业有限公司落户尔德井村,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展开深度合作,制种玉米产业链得到有效延伸。如今,这里已建成集种子晾晒、烘干、仓储、检测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服务范围覆盖全镇及周边制种区,加工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靖边县种业协会在红墩界镇的成立,进一步整合了行业资源,强化了协作与保障机制,标志着当地产业服务体系日趋成熟。
从昔日土地“小散弱”的困局,到如今连片的“绿海洋”;从农户单打独斗面临的“高风险”,到订单保障下的“稳收益”;从单一的生产环节,到“育繁推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尔德井村制种玉米产业的每一次蜕变,都深深印刻着党建引领的鲜明印记。红墩界镇党委通过“一组一田”破解资源困局,以订单农业筑牢安全防线、稳定农户收益,更凭借延链补链强链的发展战略,精心擘画产业蓝图,成功将制种玉米打造成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
如今,一个活力四射的全市制种玉米产业核心集聚区,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加速崛起。一粒粒承载着希望的“金种子”,正孕育着乡村振兴的丰硕果实,在沃野之间铺就一条振兴之路。(文/图 白凌燕 师妮)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