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拉紧防汛应急 “警戒线” 筑牢物资储备 “保障网”
2025-06-25 18:13:0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雨晨责编:王菲

  6月24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

  据渭南市防汛抗旱保障中心副主任张亚红介绍,自2月下旬起,渭南市防汛办就全面开展备汛工作,陆续印发多个专项通知,3次召开备汛工作部署推进会,深入10个省市重点成员单位开展调研,共同谋划今年工作。目前,全市排查隐患点763处,完成整改231处,限期整改227处,长期需关注305处。组织开展了河道清障、隐患排查、安全大检查等工作督查检查。4月30日下发市级防汛应急预案,指导各级完成修编应急预案方案545个。统筹各方专业力量与社会应急力量,全市落实各类队伍458支4.9万人,储备防汛抗旱物资价值7518万元。组织举办全市防汛抗旱业务知识培训班,全市各级举办培训班81期、参训2846人。7月份,将在大荔县开展市级防汛抢险应急救援演练,提升整体实战能力水平。

陕西渭南:拉紧防汛应急 “警戒线” 筑牢物资储备 “保障网”_fororder_图片2

发布会现场

  面对今年汛期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渭南市防汛部门重点强化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构建起严密的网格化责任体系,将防汛工作融入基层网格化管理,8.8万名网格责任人各负其责,平时巡查宣传,汛期承担安全劝导、群众转移等重任。依托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预警信息可一键直达相关责任人。基层网格责任人接到预警后,10分钟内通过多种方式告知风险区群众,极端情况下启用传统手段。同时,第一时间研判汛情、组织巡查处置并上报。此外,要求镇村每年至少组织1次网格员实操培训和全流程演练,市防汛办加大履职督导力度,确保高效应对暴雨洪涝灾害。

  在应急物资和救援力量统筹协调上,6月10日-11日,陕西省应急管理厅联合省军区、省水利厅等单位,对渭南市渭河开展2025年度军地防汛现地勘察,实地查看3处险工险段。渭南市紧跟部署,计划本周组织军分区、驻渭部队、武警、消防、防汛专业队伍及社会抢险救援力量,对黄河、渭河、洛河重点险工险段进行实地勘察和技术交底,进一步明晰防守重点,优化军地联合联动机制,确保应急队伍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目前,市级已落实工程抢险、水域救援、应急测绘等9支专业队伍,全市各类巡查抢险队伍达458支、4.9万人。物资储备方面,秉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原则,及时补充更新价值7518万元的防汛物资,并在大荔县、潼关县前置部分市级物资,确保险情发生时物资能够迅速调配。近期,还将进一步扩充防汛物资储备规模,优化物资统筹调用机制,为基层应对灾害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资保障 。(文/图 吴明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