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杨凌看示范∣漫山椒红映笑脸 杨凌科技书写乡村振兴“椒香”答卷
2025-07-05 17:06:5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吴明玲责编:高岗

  2025年7月3日,“走出杨凌看示范”采访团来到陕西凤县,只见崇山峻岭间,上万株花椒树染绿山坡,红彤彤的花椒挂满枝头,椒香四溢,一幅丰收的美丽画卷展现在眼前。这令人欣喜的景象,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以科技创新推动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走出杨凌看示范∣漫山椒红映笑脸 杨凌科技书写乡村振兴“椒香”答卷_fororder_图片1

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凤县花椒试验示范站

  据了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凤县花椒试验示范站于2012年挂牌成立。该站以花椒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的示范推广和应用。试验站专家团队利用多种育种手段,开展良种选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选育出的“凤选1号”成为国内第一个通过国审的红花椒品种,此外还审定4个、获授权4个优良种质。这些“科技种子”如同播撒在椒园里的希望,成为椒农增收的硬核保障。

走出杨凌看示范∣漫山椒红映笑脸 杨凌科技书写乡村振兴“椒香”答卷_fororder_图片2

魏安智(右一)和团队成员查看花椒长势表现

  在传统花椒种植中,品种退化、病害威胁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椒农,尤其是根腐病,曾被称为花椒的“癌症”,让无数椒园颗粒无收。针对这一难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魏安智介绍,专家团队通过嫁接繁育配套技术示范,能有效解决花椒树根腐病问题。目前,每年繁育花椒嫁接苗3万多株,先后在凤县、凤翔、乾县、河南三门峡等地示范推广。

走出杨凌看示范∣漫山椒红映笑脸 杨凌科技书写乡村振兴“椒香”答卷_fororder_图片3

朱宝平观察花椒生长情况

  凤县双石铺镇十里店村椒农朱宝平对此感受深刻,回忆起几年前根腐病带来的威胁,他仍心有余悸,如今有了这项技术,他再也不用提心吊胆,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花椒不仅产量高,品质也特别好,产量由原来的每亩80~120斤增加到每亩160斤左右。”

走出杨凌看示范∣漫山椒红映笑脸 杨凌科技书写乡村振兴“椒香”答卷_fororder_图片4

椒粒饱满、色泽油亮的花椒

  科技带来的改变不止于此。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让种花椒从“苦累脏”变成了“高效赚”。创新的四季整形简化修剪技术,有效防治了病虫害发生;改进的花椒烘烤技术,解决了传统晾晒和机械烘烤等难题,进一步提升了花椒的品质和经济效益。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持续优化,凤县花椒产业实现了华丽转身。试验站共累计示范花椒面积8万亩,辐射推广面积20万亩,显著提高了花椒产量和农民收入。如今,凤县作为“中国花椒之乡”,全县花椒种植面积达7.3万亩,年产量5200吨,创造产值高达6亿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凤县花椒试验示范站在花椒种质资源研究方面也成绩斐然,共调查、收集国内外优良品种、优良类型、农家品种及近缘野生种质资源204份、保存52份,建立花椒种质资源圃30亩,为花椒良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山风拂过,漫山遍野的花椒仿佛是自然与科技共同谱写的“椒香”曲。杨凌科技助力小小花椒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映红了椒农们奔向富裕生活的幸福笑脸,也为乡村振兴写下了最生动、最温暖的注脚。(文/图 陈楠)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