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自古帝王都”。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曾见证驼铃声声、商旅不绝的文明互鉴盛景;如今,在这片孕育创新活力的土地上,交通科技的突破正书写着新时代互联互通的新篇章。8月14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联合主办的“古今交响 一见钟‘秦’”——2025驻华外交官陕西调研行活动,走进陕西省智慧交通产业中试基地。萨摩亚、哥伦比亚、斐济等十余个国家的驻华外交官近距离探寻中国交通科技创新从实验室走向实践应用的 “最后一公里”,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交通前沿创新打开了重要窗口。
驻华外交官参观中试基地测试区
陕西智慧交通的创新活力源自何处?中试基地给出了清晰答案。步入基地智慧生产车间,一条传感器生产线映入眼帘,工作人员聚精会神操作精密仪器,数智化交通的核心 “芯片”正从这里一步步成型。“这些看似微小的传感器,正是智慧交通的‘神经末梢’,支撑着道路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测。”基地工作人员介绍道,从核心零部件研发到系统集成,这里构建起了完整的创新链条。
津巴布韦驻华公使衔参赞潘迪赛·马耶拉体验智能安全帽
“要打通智慧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必须构建全场景技术支撑体系。” 陕西高速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董事长邵永军介绍,目前集团已建成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无人机智慧巡检、自然灾害智能预警等技术广泛应用于道路养护,全力保障交通大动脉畅通;中试基地则聚焦“从0到1”的技术突破与“从1到N”的产业拓展,让创新成果快速落地转化。
这一转化过程的背后,是基地创新采用的“内部孵化 + 外部开放” 双轨模式。通过构建“技术研发-中试验证-产品优化”完整闭环,基地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成果产业化的无缝衔接;而整合“中试熟化、产业孵化、企业加速、基金投资”功能的孵化加速器,更助力智慧交通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外交官们先后参观中试基地生产线、测试区、秦创原陕西交控科技展厅及智慧交通数字服务中心,对 GNSS 高精度接收机、空地一体化智慧巡检系统、卫星无人监测船等技术成果表现出浓厚兴趣,高度认可其创新价值与应用前景。
驻华外交官参观科技展厅
互动体验环节更让外交官们直观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我感觉自己好像在飞!这就是数字化的力量。”尼泊尔驻华公使帕尔巴蒂·阿里亚尔体验VR模拟无人机城市道路巡检时不禁感慨。津巴布韦驻华公使衔参赞潘迪赛·马耶拉则对智能安全帽感知装备兴致盎然,佩戴体验后他欣喜地说:“这里有太多值得学习的经验,我希望能将这些技术带回津巴布韦,期待未来深度合作。”
尼泊尔驻华公使帕尔巴蒂·阿里亚尔接受采访
作为陕西交控“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引擎,该基地已成功孵化近百项关键技术。这些成果不仅支撑着中国庞大交通网络的高效运转,更通过共建“一带一路”项目辐射至多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为全球交通升级提供了实用方案。
“创新之路永无止境,未来我们将聚焦两大方向攻坚。” 邵永军表示,一方面推进现有产品体系的国产化核心技术替代,筑牢创新根基;另一方面提升监测预警精度档次,实现基础设施安全高效运营的整体跃升。
驻华外交官参观智慧交通数字服务中心
从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到高速公路的实际应用,从“跟跑”模仿到“领跑”创新,此次外交官的探访之行,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交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陕西交控正以“秦”地特有的魄力与韧劲,在交通强国建设的征程中书写时代答卷,为全球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持续贡献东方智慧与中国方案。(文/图 龙欣妍 陈柳 李华阳 张睿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