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山蜀水,腰鼓律动传四方,打出中国人的精气神。9月25日晚,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二十届群星奖广场舞终评现场,横山老腰压轴出场燃爆全场,现场掌声雷动,好评如潮。“横山腰鼓太喜欢了,打出了陕北人的激情豪迈,代入感极强,看得人热血沸腾。”一位现场观众说。
在黄土高原,鼓红绸翻卷如焰,震得黄土簌簌作响——在陕西榆林横山区的非遗展演上,一群朝气蓬勃的中学生斜挎腰鼓腾跃翻转,把黄土地的精气神敲得滚烫。这不是博物馆里静止的“文物”,而是横山人从祖辈传到今时、从田间舞到国际的“活文化”。横山老腰鼓的生命力,正藏在非遗传承的接力里、民间生活的滋养中、产业发展的突破间,更在每一次挥臂击鼓的强健身姿里,成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
横山老腰鼓 冯莉欣 摄
70多岁的李成元从村里的“头路鼓子”成长为国家级传承人,劈叉、高抬腿仍不输后生;市级传承人曹闰茗走遍横山所有腰鼓村采风,把乡野泥土里的艺术智慧编进教材,送进校园;17岁的李凯颐在元宵节展演上成为焦点;16岁的朱一波站上中国—中亚峰会的迎宾舞台。从老艺人的“传帮带”到校园里的“系统教”,从口耳相传的技艺到白纸黑字的教材,横山腰鼓打破了“人走艺绝”的困境,让非遗从“老手艺”变成了少年人骄傲的“新技能”。
若说传承是让腰鼓“活下来”,那民间生活的滋养,便是让它“活出彩”的根基。横山老腰鼓从不是束之高阁的“艺术品”,而是嵌在横山人柴米油盐里的“生活气”——过年“沿门子”挨家拜年,婚礼上伴着唢呐助兴,农闲时村口广场上雪花里的排练,连八九岁的孩子都能挎着啤酒瓶跟着比画。它分文、武、文武三类:文腰鼓诙谐平缓,武腰鼓刚劲奔放,文武腰鼓刚柔并济,每一种都对应着不同地域的生活气质。正如曹闰茗所言“乡野的泥土里开着艺术的花”,正是这份扎根生活的“土味”,让横山腰鼓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成为横山人对黄土地最深情的告白。
小学生表演 王学凯 摄
从田间地头的“热闹”到走向全国的“名片”,横山腰鼓更蹚出了文化产业的新路径。过去,腰鼓是“苦日子里的呐喊”;如今,它成了“好日子里的招牌”——杜羊圈村腰鼓队220人在县城展演,20多人赴京表演;横山老腰鼓登上国庆70周年联欢、建党百年演出的舞台;传习基地一年组织近百场传习活动、30余场演出,既保留了马坊村“扭得缓”、李家楼村“跳得猛”的特色,又形成了“各美其美”的产业生态。当南方客商为雪中腰鼓震撼,当外国宾客为迎宾鼓点喝彩,横山腰鼓早已不是局限于陕北的“地方戏”,而是能带动文旅、输出文化的“软实力”,让非遗既有“文化味”,又有“经济力”。
更难得的是,横山腰鼓不只是“文化符号”,更是“健身密码”。70岁的李成元靠打腰鼓保持着劈叉的柔韧性,职业教育中心的学生练“猛虎下山”练出了昂扬气质,村民排练时累得气喘吁吁,脸上却满是喜气。它不像健身房里机械的训练,而是融舞蹈、力量、节奏于一体的“快乐运动”——缠腰、摆头、腾空,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剽悍与洒脱,既锻炼了体魄,又释放了情绪。在“全民健身”的时代背景下,横山腰鼓把“强身健体”变成了“文化享受”,让老手艺成了守护健康的“新方式”,这正是它能代代相传的另一个秘密:既养精神,又强筋骨。
从村头的鼓点到国际的舞台,从老汉的皱纹到少年的笑脸,横山腰鼓的“燃”,从来不是偶然。它的传承,是“人”的坚守;它的活力,是“生活”的滋养;它的未来,是“产业”的赋能;它的温度,是“健康”的馈赠。这鼓声,震的是黄土,传的是文化,聚的是人心,更是中国人“薪火相传”的文化自信——只要红绸还在飘,鼓点还在响,黄土地的精神就永远不会老,非遗的新声就永远不会停。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