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记者 柳洪华):9月24日至26日,2025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合作交流暨自贸会客厅活动在北京举办。会上发布了《2025年度自贸区创新发展案例汇编》,内容涵盖119项制度创新案例。其中,陕西自贸试验区杨凌自贸片区报送的《农业知识产权海外保护新模式》等3项改革创新成果被收录。
2025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合作交流暨自贸会客厅活动现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和农业合作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中国农业技术和产品走向世界。
然而,在“出海”过程中,由于企业对目标市场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政策动态及潜在侵权风险缺乏系统性、前瞻性的了解,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不仅对企业造成损失,挫伤企业“走出去”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制约了中国农业品牌的国际化步伐。
杨凌自贸片区通过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专家库、海外维权专业机构库,创新“防御型”知识产权海外被侵权损失险等举措,形成创新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探索海外知识产权保险品种、完善海外知识产权服务保障“组合拳”,解决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高成本、没渠道的问题,推动从事后救济转向事前预警与事中干预,构建立体化、全链条的保护体系。
2024年9月20日,中国人保财险杨凌支公司与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陕西省首单知识产权海外被侵权损失保险投保协议,该保单为中捷四方公司海外知识产权提供了100万元的专利被侵权保障,帮助企业减轻因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而带来的法律费用损失和直接经济损失。
目前,《农业知识产权海外保护新模式》已服务涉外企业50多家,收集政策和业务咨询需求60多条。
陕西省首单知识产权海外被侵权损失险签约
该模式的创新,在于整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海外维权联盟、保险企业等多方力量,建立协同维权与保障机制;在于通过信息共享机制,对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政策变动等进行分析,提供风险预警;在于发挥专家智库资源效用,为企业提供目标国家知识产权环境的专业化指导与服务,形成了“国内服务+海外护航”双轨并进的服务保障格局。
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创新的“催化剂”。从“护航一域”到“示范全国”,杨凌自贸片区探索的《农业知识产权海外保护新模式》,是制度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图片来源 杨凌示范区)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