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我省2025年第二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总计40项,已于日前向全省各地推广。其中,西安7项、宝鸡3项、咸阳4项、铜川3项、渭南4项、延安4项、榆林3项、汉中3项、安康4项、商洛3项、杨凌示范区2项。
这40项典型经验做法从项目落地快、企业发展好、品牌效应显3个维度梳理总结而来。其中,12项典型经验做法主要聚焦优化审批流程、规范行政执法、保障全周期服务,以提速项目落地建设,如西安推行“全程代办+容缺受理+提前介入+并联审批”模式压减审批时间,咸阳建立“解难”机制破解项目建设堵点,延安推出重大项目税费提级服务等举措,助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17项典型经验做法聚焦帮扶企业发展,强化融资服务、人才保障、政策兑现、保护知识产权等,如铜川以普惠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商洛探索“科技副总”机制促进产学研融合,杨凌示范区金融系统以信用体系构建与应用为核心、依托信用价值为金融资源精准画像,破解“不敢贷、不愿贷”及“融资难、融资贵”问题;11项典型经验做法侧重于创新政务服务、提升监管效能、打造特色品牌等,如宝鸡市千阳县以“证照联办”擦亮“千钧一诺·阳光服务”品牌,渭南市澄城县打造“澄心办”营商品牌,安康高新区建立“全域联督”体系,形成可借鉴的标杆模式。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全省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部署要求,持续推进服务升级与特色标杆创建,推动典型经验落细落实,力争培育一批在全省立得住、全国有影响的标杆案例,助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同时加快推进营商环境一品牌、一机制、一平台、一热线“四个一”工作体系落地见效,打造“落地快、发展好”陕西营商环境特色品牌,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与民营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双向赋能。 (陕西日报记者 杨晓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