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西安生存图景

2016-12-21 15:07:55|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张琳瑞

 

 小贺在摆摊卖红薯(王偲瑶 摄)

 小贺在摆摊卖红薯(王偲瑶 摄)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王偲瑶):近日,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发布一项对420户外来农民工问卷调查显示,西安外来农民工年龄平均35.5岁,新生代农民工成为进城务工的主体。随后我们对新生代农民工在西安生存现状进行了调查。

  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 比上一代更洒脱

  什么是新生代农民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曾定义为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精神生活需求,希望融入城市主流社会的想法特别强烈,要求和城里人一样平等就业。这些把融入城市而非回乡务农作为终极目标的进城务工群体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

  生于1985年的周先生是个例外,他来西安5年从未想过要融入这座城市。每个月的工资悉数留给在富平老家的家人,“我自己花不了多少钱,住的民房200多元一个月,”周先生说。每天早上5点多周先生就起床在张家堡人才市场等工,每个月大约能赚3000元左右。“最近活儿不好找,大家经常站在这里等半天,也找不到活。”有时有太阳的时候,一堆人会坐在一起下象棋。周先生不太会种庄稼,“我也不想种,现在地都承包出去了。留下的一部分我们那儿种柿子做柿饼还能赚些钱”。周先生说自己只有一个孩子,压力也不是特别大,所以生活过的比较轻松。他提到自己业余生活没什么娱乐项目,“最爱的是打游戏,其次是玩微信。不过不是上瘾的网游而是简单的小游戏啦,”他打趣说。

  老高跟周先生一起坐在太阳底下,笑起来只剩一颗牙齿。老高已经65岁,他的终极目标就是多存款给儿子买房。与周先生相比,老高是典型的上一代农民工。“最近活儿不好找,有的活儿100块,有的活儿150块。看你运气,运气好就能碰到好活儿干,”老高说。

  老高每年农忙时节都要回去务农,所以每年工作的时间并不是全年365天。不忙的时候老高常去附近的公园转。除此之外,他也很喜欢打扑克牌,“挖坑,斗地主,这是最常玩的项目,”老高说。

  学历较高 建筑工地不再是首选

  调查报告显示,西安外来80后农民工中具有中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历的人员占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的36.6%,较80年前的农民工占比提高了30.6个百分点。在走访中我们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从事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销售行业。

  小宋是1991年出生的,家在山西运城。初中毕业以后,他声称自己不愿意再继续上学,毅然离开学校。“我觉得上学没用啊,我也不喜欢。你看现在我们单位那些大学生干着跟我一样的工作,拿着比我还低的工资呢,”小宋骄傲地说。初中毕业,在父母的劝说下,去了渭南一所中专技校,“我学的是计算机,但是刚毕业那会年龄小,不想干那行。现在时隔七八、年肯定生疏得不行了”。

  小宋已经有一个2岁的宝宝,房地产销售的工作可以满足他的生活所需。“每月大约五六千元的工资,一部分家用,一部分自己留着,”小宋说自己平时就喜欢玩玩微信,偶尔下班和同事去唱歌。当被问及是否打算定居西安,融入西安这座城市时,小宋笑了笑说:“从没想过在西安定居,还是会回山西老家的。孩子妻子父母都在山西,来西安只是因为距离较近,饮食习惯相近,待的会比较顺。”小宋也去过建筑工地,但是太辛苦他就放弃了。

  调查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像其父辈一样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从事城市中脏、累的重体力劳动,也很少像其父辈那样忍气吞声,而是有着强烈的自我维权意识。小宋的同事们多是中专技校出身,有的人已经在团组中任组长,有的人仍然是基层销售。小张便是团队的小领导,对所在公司有强烈的企业文化认同感,能够招揽自己的团队。“我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只是去工地搬砖、和水泥那么简单,”小张自信地说。

  在走访中,21岁的小刘是蓝田县葛牌镇人。她认为自己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小刘在一家连锁的冒菜饭店打工。每天除了前厅服务员的工作,还需要在后厨洗碗、洗菜。工作时间从早上8点30分至晚上10点30分,她的梦想是在西安有一居室。“听说买房可以落户,我希望我能攒钱买一间,也可以接爸妈来西安游玩,”小刘说。小刘最喜欢的偶像是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男主角金秀贤,业余生活最爱看韩剧。“攒钱还有一个原因,是希望有一天能去韩国看秀贤欧巴,”小刘说。

  经济捉襟见肘 漂泊的异乡寻梦人

  来自安徽的小贺在西安摆摊卖烤红薯,32岁的他已经有5个孩子。每一天卖的红薯能赚300元左右,“我觉得西安好吃的红薯比较少,所以每年下半年都来西安。”小贺在接受采访时说,上半年的时候他会去杭州卖衣服,所赚来的钱悉数寄给妻子。“休息的时候,我会追喜欢的电视剧,最近就是《锦绣未央》特别好看。经常是晚上的时候边看电视剧边洗红薯,备好第二天的量,”小贺说。

  与小贺不同,来自蓝田县许庙镇的老李36岁,“我的同事都管我叫老李,”他坐在墙根晒太阳,“没什么采访的,我赚的钱都给了儿子和父母。”老李是80后,他干过很多种工作,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十分熟悉。当被问及蓝田县离西安车程不远,为何不常回家时, 老李说他喜欢漂泊。“早上我一般都起早去人才市场等工,我常会在忙碌的间隙捡废品,每月5000多元的生活费一半寄给在河南的儿子,”老李说。老李在孩子两岁的时候与妻子离异,孩子无人照看被送到远嫁河南的妹妹家。“当年因为贫穷,妻子离开我。后来我放弃挣扎,和她分居很多年直至夫妻关系在法律上自动解除。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飘着,也没想过在西安定居下来。老了以后,还是希望回去种我那一亩二分地,”老李说。与老李一起干活的伙计说,老李是个全能型人才“业余时间他过的很丰富,喜欢去舞厅跳舞,会打台球,会滑旱冰,还会去游泳馆。”老李并不否认这一点,他说他还想学更多的项目,享受城市生活。

  新生代农民工 不愿归乡的农民

  在采访中,半数以上人在行为上有融入这个城市的行动。但是在思想上,部分人表示自己有自己的圈子,不介意是否得到其他认同感。在康复路交易广场有很多像小张一样的打工妹,每天早六晚五的上班。由于工作环境,对逛街的欲望也不是特别强烈。“每月的工资悉数交给房东,真是让人心生不悦。我喜欢去唱歌、去酒吧。我希望这个城市的繁华,看起来和我有点关系,”小张说。小张高中毕业,英语口语很棒,市场里出现外国人买衣服都是她来交流促成买卖。“我打算学函授,拿到更高的文凭,”小张喃喃到。小张表示过自己的不甘心,“好像打工妹无论怎么努力,都跟这座城市有一些疏离”。来自山西河津的小魏大专毕业,现在一家软件公司做销售,他在采访中说:“融入不了这座城市,总觉得像是去别人家做客,处处拘谨。因为钱、文化水平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我一直觉得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降低这种差异度,但事实上有一种无力感。因为这种无力感偶尔就会放弃想要融入这座城市的愿望。”小魏提到,自己虽然不会种地务农,但是可以学习,“农村人都很朴实,不会因为你不会就歧视你,你有好好学习的机会和空间。”谈及最终的归宿,小魏坦言:“最坏的打算当然是回到乡村,但内心深处仍希望能够融入城市,建立家庭。成为城市的一员。”

  据统计,西安市农民工总量从2010年的102万人增长到2015年的130万人,增加28万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的人数由2010年的35.3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87.96万人,增加52.66万人。据西安市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西安市农民工数量占全省总量的20%以上。“西安的农民工以新生代成为主体,80后、90后已超过全市农民工总数近一半以上,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对劳动环境、职业前景,以及落户城市都有着更高的要求。”

  而融入这个城市作为他们的终极目标,经常以失败告终。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表示,在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认同问题上,我们普遍存在这样的误区,即希望农民工单向度地融入城市文化。这忽视了新生代农民工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审美倾向和娱乐习惯,忽略了其本身可以作为一种亚文化存在的事实,故而努力使其与主流城市的文明相融合才是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与文化认同的正确方向。

  西安130万农民工  高中以上学历占比57.9%

  从西安市人社局获悉,目前西安市新生代农民工(80后)占总数58.1% 。其中男性务工者占比60.3%,女性务工者39.7% 。来自西安市农村 的农民工总数达56.3万,占农民工总数的43.3%。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农民工占总数的42.1%,高中(含高等技工职业学院)学历的农民工占比28.9% ,大专以上学历29%。数据显示,高中以上学历占到总数的二分之一 还要多。在农民工的学历和知识皆有提高的今天,他们对融入这座城市有着不同于以往的诉求。所以业内人士认为,变“融入”城市生活为“融合”农民工群体文化与原生城市文化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一剂良方。

  社会融合的过程一定会经历漫长的过程。欧盟曾对社会融合有过权威的定义——社会融合是这样一个过程,它确保具有风险和社会排斥的群体能够获得必要的机会和资源,听过这些资源和机会,他们能够全面的参与经济、社会、文化和享受社会正常的福利。

  在2016年4月份,西安市人民政府下发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医疗保障、就业政策、居住条件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

  值得一提的时,在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项目中,意见考虑到了农民工群体和融入城市文化的矛盾。具体细则为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农民工免费开放。但是政策对于发展农民工群体自身的文化以及两者的融合没有明确的导向。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仍需要经历漫长的磨合和考验。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