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构建“一核两翼多点支撑”口岸新格局 助推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
2021-12-08 09:22:0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明天发)陕西:构建“一核两翼多点支撑”口岸新格局 助推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_fororder_图片1

发布会现场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12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原陕西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陶绍卿,陕西省商务厅口岸处处长张东升出席并介绍2021年陕西省口岸建设发展工作情况。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陶绍卿介绍,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陕西省口岸建设运行起步稳健,发展良好。《陕西省口岸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印发,航空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稳步增长,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取得实效,综合保税区建设稳步推进,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陕西成功获批国家首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试点

  “在国际疫情依然严峻的形势下,坚守运营了6条国际客运航线,开拓运营了19条国际货运航线。”陶绍卿介绍道,1月至11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空口岸累计完成出入境航班3398架次,出入境旅客7.7万人次;累计进出口货运量6.9万吨,同比增长28.8%,为陕西省扩大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延安南泥湾机场口岸和榆林榆阳机场口岸开放工作正式列入中省口岸发展“十四五”规划,这在陕西省口岸建设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此外,8月,陕西成功获批国家首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试点。陶绍卿表示,开展这项试点建设工作的意义在于全面打通航空物流领域的信息孤岛,促进协同作业、流程优化和效率提升,打造更加开放、高效、便利的航空口岸,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口岸营商环境,全面提升陕西省航空口岸的竞争力。

  1月至11月 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继续稳居全国前列

  1月至11月,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3520列,运送货物总重约263.2万吨,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继续稳居全国前列。此外,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初见成效,构建了“襄西欧”“徐西欧”等15条“+西欧”集结线路,实现了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晋陕豫黄河三角洲等地的互联互通,集结中心作用显著增强。

  陕西“单一窗口”已经从一个学习者、跟跑者,成长为一个合作者、并跑者

  “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是中国贸易便利化的重大举措,是陕西省“十四五”期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翻一番、外贸市场主体总数翻一番目标的基础保障。”陶绍卿介绍,目前,陕西“单一窗口”已上线运行国家标准版服务功能18大类、739项。今年以来,陕西“单一窗口”完成货物申报(报关)34.79万单,举办线上培训班6期,培训企业700余家。

  此外,陕西“单一窗口”实现了一批特色服务功能上线运行,主要包括陕西省进口物品口岸流转信息管理平台、陕西“单一窗口”金融服务平台(一期)、陕西“单一窗口”大数据分析和全景数据展示平台,初步实现了陕西省口岸运行、外贸运行、综合保税区运行的动态展示。陶绍卿表示,陕西“单一窗口”已经从一个学习者、跟跑者,成长为一个合作者、并跑者。

  1月至10月 陕西省综合保税区累计实现进出口额2354.5亿元

  陕西扎实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宝鸡综合保税区完成封关运行,杨凌综合保税区一期工程建成,西安关中综合保税区通过中省联合验收。

  目前,陕西省共有7个综合保税区,数量居全国第六位。1月至10月,陕西省综合保税区累计实现进出口额2354.5亿元,同比增长23.91%,占同期陕西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60.36%,对省域进出口总值的贡献率位列全国前茅。

  张东升介绍,陕西将加快推进西安铁路口岸与综合保税区一体化建设,积极推进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实现资源优化整合,推动西安关中综合保税区区块二整合划入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实现高水平融合发展,并指导延安、安康等市做好保税物流中心(B型)、保税仓的申请建设工作。2022年,陕西省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目标计划是突破3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以上;区内入驻企业数达到330家,同比增长10%以上。

  陶绍卿表示,下一步,陕西省口岸办将按照国家和陕西省口岸发展“十四五”规划部署要求,统筹推进口岸和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国际贸易大通道建设发展,加快形成“一核两翼多点支撑”的口岸发展新格局,助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为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口岸支撑。(文/图 向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