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府谷县古城镇:小镇宜居 产业富民
2022-08-25 09:44:24来源:群众新闻网编辑:陈锵责编:高岗

(转载)榆林市府谷县古城镇:小镇宜居 产业富民

  近年来,府谷县古城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营造宜居人文环境,最大程度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同时,培植特色产业,打造农产品牌,让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呈现出了宜居宜业、生活富裕的新面貌。

(转载)榆林市府谷县古城镇:小镇宜居 产业富民

  陕西北大门:古城新貌

  古城镇北与准格尔旗接壤,西南与哈镇、麻镇毗邻,素有“三秦门户 塞北古城”之美誉。境内府准公路、纳榆公路呈“人”字形横穿而过,准朔铁路贯通东西,荣乌高速、繁河高速、大龙高速绕境而过,古城、富昌两个集装站正式投运,发展潜力大,区位优势明显。古城镇人文历史悠久,是黄土文化和草原文化交汇区,现存的“春秋楼”承载着厚重的“西口文化”,刻录着古城人乃至府谷人的苦与乐、今与昔。全镇总面积192平方公里,耕地5.4万亩,基本农田3万余亩,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辖7个行政村。

(转载)榆林市府谷县古城镇:小镇宜居 产业富民

  强化集镇建设:小镇宜居

  为改善集镇人居环境,累计投资1200余万元,对集镇进行提升改造,铺装沥青混凝土路面。同时,对镇巷道、人行道、交叉路口、给排水、供电、文化商贸设施进行规划整治。为解决集镇生活污水乱排问题,实施了污水处理及管网改造项目。辖区饮水、电力、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在古城村、五道河村等村新建了文化广场,满足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加快推进新民风建设,全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转载)榆林市府谷县古城镇:小镇宜居 产业富民

  品牌出效益 :产业富民

  按照“一带两区三基地”的规划布局,围绕“川道万亩良田、梁岇旱作梯田、坡地海红果园”的发展思路,古城镇积极推进“三变改革”,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步伐,走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引领示范的新路子。

  今年,古城镇紧盯小杂粮基地建设任务,镇经济联合总社向古城村110户农户以每亩350元的价格流转了土地,并通过招商引资,与乌拉特前旗蒙欣食品有限公司合作,种植经营葵花园。目前,千亩葵花园正值花期,远望金灿灿一片,长势喜人。预计亩产500余斤,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每斤8元计算,预计盈利170万元。因葵花是雌雄同株,自花授粉结实率极低,为提高产量,镇经济联合总社引进蜜蜂150箱,蜜蜂授粉结实率高,葵花产量大,品质好,同时,蜜蜂采花粉,生产出了优质蜂蜜和昂贵的蜂王浆,增加了合作社收入。

(转载)榆林市府谷县古城镇:小镇宜居 产业富民

  古城位于蒙汉交界处,自古是贸易重镇,尤其是炒货市场前景看好。镇政府牵头组织,联合县供销社、镇经济联合总社、蒙欣食品有限公司三方,投资400余万元,正在打造全自动化炒货加工厂。

  在蔺圪卜村口,匠心独具的米凉粉造型经常会吸引过往车辆司机和行人驻足观看。全村门店统一建成秦汉风韵的仿古建筑风格,统一牌匾,形成了品牌效应。同时,镇政府牵头,协调组织,注册了“府州古城米凉粉”商标,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增加了村民的积极性,让村民更有奔头。蔺圪卜村现有米凉粉经营门店34家,日销售米凉粉约500箅,年销售额530余万元。

  海红果是该县的地理标志产品,古城有“海红果之乡”之美称,全县产量分布又以古城镇为最多,村民产下的海红果就近销售给府谷县聚金邦农产品开发公司。同时,成立了古城镇经济联合总社,与县外果业企业对接,搭建“产供销”一体化平台,仅去年为农户协调销售20万斤海红果,增收20万元,并采取嫁接、引种、改良等方式,培育新品种海红果树,让海红果成为群众的“致富果”。

(转载)榆林市府谷县古城镇:小镇宜居 产业富民

  党建引领:兴村富民新路子

  古城镇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走出了“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带动、组团式发展”的兴镇强村富民新路子。葵花籽、米凉粉、海红果成为古城镇的特色农产品,小杂粮、果蔬、中药材成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果干、腐竹、食醋远近闻名。去年,全镇生产总值4.85亿元,粮食总产量突破85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000元。该镇先后荣获“全国美丽乡村创建先进镇”“全市平安乡镇”等荣誉称号。(通讯员 张美录 任建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