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2年,对千阳县来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这一年,千阳县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强力开展思想解放创新年、项目建设攻坚年、招商引资突破年、乡村振兴提升年“四年活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城三区四基地”实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首位产业享誉全国
2022年,千阳县苹果先后搭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两次飞向太空。一时间,千阳县苹果成为“顶流”,“中国矮砧苹果之乡”的称号享誉全国。千阳县全年完成果园提升改造5300亩,培育优质苗木基地1.02万亩,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与典型案例全国推广,苹果产量超19万吨。
苹果、羊乳、中蜂是千阳县三大首位产业,去年以来,千阳县启动奶山羊产业“个十百千”工程,新建千只以上规模养殖场7个,2500只进口种羊繁育产羔,新增奶山羊3.1万只,县种羊场成为国家级奶山羊核心育种场,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奶山羊),奶山羊全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聚焦“中国·蜜都”核心区建设,千阳县建成标准化养蜂基地18个,中蜂存栏6.5万箱,创建成为中华蜜蜂养殖示范县。
乡村振兴领跑全省
2022年,千阳县继续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突出精准监测帮扶,459户有劳动力的搬迁户实现了每户至少1人就业,214户637人消除致贫返贫风险,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突破1.3万元。积极对接省市定点帮扶单位,大力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内购外销群众农特产品4亿元。整合涉农资金1.3亿元,实施产业项目76个,集体经济持续壮大。以“八金八银”为示范,张家塬镇荣获全省乡村治理示范镇,罗家店村入选全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柳家塬村土地托管经验荣登央视。
新型工业快速崛起
千阳县立足全市新能源产业基地定位,着力构建“一心一极两带三区”新能源战略格局。总投资27亿元的明阳智慧、中电建等新能源项目成功落地,争取林光互补指标200兆瓦。总投资16亿元的海螺绿色建材熟料线脱硝技改等4个子项目竣工投用,7个传统陶瓷产业技改升级项目建成投产,ECP板材生产线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总投资20亿元的石墨烯项目前期高效推进,跟踪明阳智能、浙能集团等新能源领军企业,全市新能源产业基地加速建设。
文旅商体深度融合
千阳县以“赏千湖风光、看国宝朱鹮、鉴西秦刺绣、拜先贤燕伋、寻黄胄故居、游丝路果乡”六大文旅品牌为引领,加速推进闫家村“西秦刺绣第一村”项目,成功举办千阳县第五届西秦刺绣香包节等赛事及赏花节、采摘节、香包节、啤酒节等多项农文商旅活动,发放电子消费券2万余张,拉动消费400余万元。“千阳县绣娘”被推荐为第三届全国劳务品牌,千阳县刺绣产业发展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
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2022年,千阳县全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规划“12320”城镇发展体系,实施秀水养城、森林护城、产业兴城、品质立城“四城”工程,创建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聚焦增底色,实施宝平路、燕伋大道、文化路等主干道路绿化景观提升项目,打造城林相融的生态景观。聚焦提品质,“四改两拆一通一治理”完成投资3.9亿元,推进东大街北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南关路、宝平路片区32栋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12亿元的地建集团新型城镇化项目完成投资3亿元,省道219低位隧道、平凉(白水)至千阳县高速项目有力推进,千河水治理形成生态水面36万平方米,群众舒适度、满意度、幸福感大幅提升。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千阳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以赴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进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大行动”,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6天,综合指数稳居关中地区前十位。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营造林3.1万亩,植树41.8万株,荣获“中国白杨之乡”称号。综合治理千河、东西河沟水生态,治理河道16公里、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以“三污”治理“335”模式为抓手,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千阳县打造陕西绿色发展样板”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
2023年,千阳县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一城三区四基地”战略,扎实推进“六大行动”,强化“六大统筹”,深化“四年活动”,做强“三个百亿”,改造思想、改进工作、改优作风,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千阳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宝鸡新闻网 陈云哲)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