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西安‘北跨’发展战略和西咸新区打造西安都市圈极核区目标,积极运用投行思维,持续加大招商力度,加强高质量项目谋划、招引、储备和实施……”在秦汉新城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中,“狠抓招商引资”居第一位。
紧盯项目投资落地,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兔年伊始,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打响了一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战”。
奋战“开门红”
这个春天,秦汉新城很忙。先是春节收假首个工作周,在西咸新区·秦创原总窗口2023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秦汉新城共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203.93亿元。
西咸新区·秦创原总窗口2023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
14个项目,涉及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文旅商贸、总部经济等领域,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2个、30亿元以上项目4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是秦汉新城招商引资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打响了2023年项目投资落地“开门红”的第一枪。
秦汉新城一季度“开门红”暨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2月14日,渐渐回暖的天气让秦汉新城生机勃发,冲刺一季度“开门红”暨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擂响了新一年项目建设奋进催征的隆隆战鼓。计划总投资203.6亿元的秦创原·秦汉大健康产业园西区一期、年产100万套汽车玻璃及功能玻璃加工线项目、奥卡云谷、大汉紫道、秦咸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2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涵盖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城市配套、社会民生、文物保护等多个领域。
“一把手”忙招商
这背后,是秦汉新城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带来的集聚效应。
在秦汉新城,党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不但牵头研究,还参与重大项目的洽谈和引进,多次“走出去”叩门招商、精准招商。
秦汉新城党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
“一把手”兔年春节收假后首次带队外出招商,秦汉新城的行动目标依然十分明确:从2月6日清晨出发,到10日深夜返回西安,足迹遍布上海、苏州、武汉等地,全程围绕大健康、自动驾驶、文化旅游、先进制造4个主导产业,访企业、引项目、促合作,点对点了解企业投资动态,面对面寻求合作机遇。
上海灿星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3西安-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合作交流会……每到一处,秦汉新城招商团队围绕“三个带”整体发展思路,积极向企业推介秦汉新城产业新政策、发展新优势。
秦汉新城在区位交通、产业基础和历史文化等方面拥有独特优势,是联通西安与咸阳、贯穿西咸新区南北的关键板块。近年来,秦汉新城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依托长信科技产业园、秦汉创新中心、兰池工业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和孵化平台,迪泰克、圣宝鸿、华兴电能、奥卡云、银丰生物、三航动力、三毅有岩、中建建乐、凝远新材、博睿康宁、予果微码、豪特威尔、安程合创等大批优质企业纷纷落户。
随着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深入实施,以及西安“北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全面启动,秦汉新城迎来了新一轮发展黄金期。
“听了秦汉新城的推介,我们能感受到这座活力新城巨大的发展潜力。希望多沟通、多交流,碰撞出合作机遇。”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高品质智能电动汽车及软件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型高科技公司董事长表示。
新目标 开启新征程
回顾2022年,秦汉新城围绕全力打造“三个带”整体发展思路,以投行思维、链式思维、增量思维,多措并举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一大批重点项目的落地,既吹响了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冲锋号”,也成为秦汉新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陕西秦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数据显示,2022年,秦汉新城共引进世界500强2家、中国500强4家,招引总投资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个、30亿元省级工业项目1个、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3个,其中制造业项目5个。另外,秦汉新城引进外资企业11家、行业龙头企业13家,引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2个,举办重大招商推介活动2次。
2月12日召开的秦汉新城2023年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提出要全力打造独一无二的活力秦汉,聚焦大健康、自动驾驶、文化旅游、先进制造4条产业链,以园区化承载为突破,以龙头项目招引为抓手,加大全员招商力度,加快完善产业配套政策,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
围绕西咸新区确定的3条主导产业链和7大产业集群,秦汉新城定下目标:2023年引进落户项目不少于20个,其中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4个,投资10亿元至50亿元产业项目10个以上;全年计划实施10类18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486亿元,年度投资247亿元,空军军医大学新校区、北京燕园未来科教创新谷项目及南玻西北生产基地等高质量项目正加速推进。
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发展脉动愈发强劲。下一步,秦汉新城将持续高端谋划产业、精准对接资源,围绕建链、补链、强链开展精准招商,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点燃经济发展“强引擎”,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西咸新区秦汉新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