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美好的明天奋跃而上 千年古都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
2023-05-16 09:17:03来源:西安日报编辑:王菲责编:高岗

向着美好的明天奋跃而上 千年古都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30516085710

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王健 摄 资料图片)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锦绣山河为名,非凡十年为证,西安用奋斗书写了一段不凡的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安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落实“五个扎实”“五项要求”“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全面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奋力谱写西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心有所系,力有所使,干有所成。

  全市干部群众以大地作纸、以奋斗为笔,着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千年古都形成生动实践、呈现美好图景,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一笔笔绘制成恢宏壮美的绮丽画卷。

  无边光景一时新。在这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时代画卷中,奔跑的节奏是最鲜明的鼓点,奋斗的汗水是最精彩的着墨,市民脸上的笑容是最美的点评……

  向着美好的明天奋跃而上,千年古都加速裂变释能、发轫远航。

  “万亿之城”超越自我

  两项增速均居9个国家中心城市第一位

  奋斗,是咬定青山不放松,锚定航向不动摇。

  回望2022年,西安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486.5亿元、增长4.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两项增速均居15个副省级城市和9个国家中心城市第一位。

  论质量,比亚迪汽车、三星半导体两家企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新增众迪锂电池、吉利汽车、西安隆基乐叶光伏3家产值过百亿元企业。闪存芯片、单晶组件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看数据,西安聚焦19条重点产业链,加快建设产业强市,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排名西安跃升8位,位居全国第12名。917个市级重点项目高效推进,78个高质量产业项目建成投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如今,西安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壮大成势,六大支柱产业势头强劲,2022年六大支柱产业产值达到7652.81亿元,增长27.9%,形成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22年,西安生产新能源汽车101.52万辆,同比增长277.7%,成为“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

  再望2023年,西安蹄疾步稳、勇毅笃行。全市上下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扎实推进“三个年”活动和2023年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千方百计强产业、抓创新、促开放、扩消费、增投资。

  一季度,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提质,GDP同比增长7.6%,增速位居全国主要城市第一,经济规模再次跻身全国二十强城市。“开门红”的如期实现,为决胜“全年红”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为王”强力带动

  高质量发展“亮”出新成果

  奋斗,是扭住重点抓住关键,激发出非凡的力量。

  开年的西安市两会上,“北跨”成为热搜词条,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增加了强大信心,注入了强劲活力。

  2月15日,在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来陕考察八周年之际,西安市举行推进“北跨”发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项目150个,总投资1324.63亿元,年计划投资374.96亿元。

  其势已成,其时已至。作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一招,以城带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西安将通过“北跨”发展形成渭河成为城中河的拥河发展模式。

  项目建设始终是西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

  2023年,西安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绿色低碳、城市更新等领域,计划实施市级重点在建项目698个,总投资1.89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84.94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56个。

  开辟新赛道,开拓新格局,开启新气象。西安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抢滩占先,正在以高质量项目驱动高质量发展,积蓄起澎湃发展新动能,挺起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

  “科研皇冠上的明珠”

  全国第四个获批建设“双中心”城市

  奋斗,是在创新的道路上永不止步、勇往直前。

  今天的西安,加快发展、跨越发展、领先发展的势能更加集聚,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重大国家战略、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地位更加凸显。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被称作“科研皇冠上的明珠”,是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核心力量,而国家级科技平台的创建,则是城市走向世界创新高地的重要战略布局。

  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西安成为继北京、上海及粤港澳大湾区之后,全国第4个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成为全国唯一“双中心”核心承载区,这无疑是西安科创最具含金量的“荣誉证书”。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一个个国家级试点示范基地获批的背后,是西安不断创新、不懈前行的激情与活力。

  征途在星辰大海,潮涌于壮阔山河。嫦娥奔月、北斗组网、天问探火、载人深潜……无不闪耀着西安科技的光芒。一项项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展现着西安创新驱动发展的澎湃动力。

  “原”上风起,动能无限。

  2021年3月,陕西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启动。作为秦创原的核心策源地,西安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升至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厚植秦创原平台的优渥“土壤”,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形成“一总两带”建设总格局,推动西安创新发展潜能充分释放。

  从“你们”到“咱们”

  “长安号”串联起国际友谊

  奋斗,是在开放中展示宽广的视野,寻求更大的舞台。

  进入新时代,共建“一带一路”将西安推到了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位置。

  2023年4月27日,中欧班列“一带一路”十周年“长安号”西安-中亚专列发车,运载260多辆在西安制造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整车向塔什干出发,12天即可抵达。

  十年来,中欧班列“长安号”累计开行突破1万列,线路拓展至17条,覆盖“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和地区,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1103列,较去年同期增长39.6%。

  十年来,中欧班列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黄金通道,不仅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繁荣,更让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民心紧密联系在一起。

  “2016年,爱菊集团沿着‘长安号’的路线来到了哈萨克斯坦,在这里投资2个亿,建立了5000亩园区。以前,在爱菊工作的哈萨克斯坦员工总爱称呼‘你们爱菊’,如今已改口说‘咱们爱菊’,嘴里心里都把爱菊当成了自己的家。”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副总经理刘志平说道。

  从“你们”到“咱们”,称呼变化的背后,是深切的认同和亲近,也是对“长安号”串联起来的国际友谊最动情的表达。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近年来,西安开放发展的深度广度不断拓展,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国际友好城市近40个。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正以改革之勇、创新之力、开放之姿,将“开放优势”加速转变为“发展胜势”,在更大的世界舞台上展示着崭新的“西”引力。

  “千年古都·常来长安”

  开辟文旅融合发展“新蓝海”

  奋斗,是以创新创造的活力,绽放坚定的文化自信。

  只有善于从历史中寻找大道的人,才能获得走向未来的智慧。

  西安聚焦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旅深度融合作品频频“出圈”“刷屏”。

  在“重体验+高融合+强科技”三张文旅新场景“王牌”的加持下,西安叫响了“千年古都·常来长安”文旅品牌,开辟出一片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蓝海”。

  无论是“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还是大唐不夜城“盛唐密盒”“不倒翁小姐姐”等一系列沉浸式演出,西安都在以创新的理念努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一季度,西安接待国内旅游者45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倍;旅游收入530亿元、同比增长2.5倍。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西安登上“五一”热门旅游目的地十大城市榜单。5月5日晚,“中国美好生活城市(2022-2023)”发布盛典上,西安入选“十大旅游向往之城”。

  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

  连续9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奋斗,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体验。

  秦岭深处,幽谷碧潭,林荫葱茏。灞河之上,水清岸阔,长桥卧波。西安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擦亮“绿色”这个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吹着晚风,穿行在西安幸福林带的密林里,这就是‘幸福’的模样。”家住东方社区的市民胡怡说,下班后和家人走在幸福林带里,满眼都是绿色,感觉非常舒服。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西安坚持把每年新增财力的80%用于改善民生。去年以来,全市着力落实稳岗扩就业系列政策,创新开展“家门口就业”服务,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成效明显。5500余套公租房建成分配,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1.23万套(间),列入全国9个激励支持城市名单。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16所,新增学位10.5万个。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养老服务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彰,入选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西安将一桩桩民生实事,于贴心处落到实处。

  在这个连续9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古都,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幸福故事正在不断续写,奋进的脚步从未停歇。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全市上下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奋力谱写西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马昭)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