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榆林市府谷县府谷镇黑山村生态农场葡萄采摘园,50亩葡萄树郁郁葱葱,一串串葡萄在枝蔓交错间茁壮成长。葡萄架下的阴凉处,40亩豌豆、毛豆整齐排列,与上方的葡萄树相映成趣,形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立体农业画卷。
该农场葡萄种植采用“四位一体”生态有机技术,不仅保证了果实品质,还与套种模式形成良性互补,实现了“一地生多金,一园创双收”的集约化发展。“今年,预计园内葡萄、豌豆、毛豆总产量可达6万斤,收益6万多元。”农场技术员边高林介绍,采收后的豌豆秆将直接翻埋还田,让作物在光照、水肥需求方面形成互补,既能转化为葡萄生长的天然有机肥,又能优化土壤养分结构,提升土壤肥力,让土地焕发新活力。
黑山村林下鸡养殖基地,同样是一番和谐共生的景象。郁郁葱葱的海红果树、杏树整齐排列,600多只土鸡在林地中自由穿梭,时而低头啄食昆虫、杂草,时而昂首踱步,悠然自得。
“这些土鸡在自然环境中生长,不仅肉质细腻,而且产的鸡蛋品质高、口感好,深受市场欢迎。鸡吃虫、草,减少了病虫害,粪便又能为林木提供天然肥料,形成了良性循环。”边高林说。发展林下养鸡产业,不仅减少了养殖成本,提高了鸡蛋品质,还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村民杨买兔深有感触:“以前在外打工,顾不上家。现在在村集体的生态农场干活,月月有工资,收入有6000多元,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如今,在黑山村,像杨买兔这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的村民越来越多。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黑山村坚持“种养循环、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通过“致富带头人+农场+农户”的模式,着力打造“一村多品、果蔬特色、生态农场”产业基地。除了葡萄、豌豆、毛豆和林下鸡,该农场还种植香瓜、西瓜、樱桃、西梅等多种蔬菜水果。这些产品陆续上市后,将进一步带动农业提质增效、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下一步,我们计划在17座温棚种植草莓、番茄等作物,搭建农田动植物小展馆,进行自然科普研学,实现生态种植、休闲采摘、研学教育、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更好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黑山村生态农场负责人胡帅说。(文 张占林 韩娜 马宇强)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