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丰京新旺村制骨作坊遗址发掘收获公布 为西周社会形态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2025-09-29 09:55:05来源:陕西日报编辑:王菲责编:王菲

陕西丰京新旺村制骨作坊遗址发掘收获公布 为西周社会形态研究提供重要资料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929093915_565_356

陕西丰京新旺村制骨作坊遗址2025年发掘全景(资料照片)。 陕西省文物局供图

  9月25日,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陕西丰京新旺村制骨作坊遗址2025年度发掘收获日前公布。这为考古人员深入研究西周时期制骨生产流程、生产模式、组织管理,以及丰京制骨作坊遗址区内的功能区划和丰镐遗址的聚落布局,乃至研究西周都城、手工业和社会形态提供了重要资料。

  新旺村制骨作坊遗址位于西周都城遗址——丰京遗址南部新旺村西南。此次发掘中,考古人员共发现灰坑22座,其中西周时期灰坑19座,汉代、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灰坑各1座;墓葬8座,其中西周墓葬3座;水井3口,其中西周时期水井2口、明清时期水井1口。另发现晚期坑9座。

  此次发掘中还出土大量西周时期骨料、鹿角料和陶片等,共出土各类遗物395件,其中陶器有纺轮、鬲、豆、盆、罐和甗等;骨角器有骨笄、骨匕、骨针、骨签、角镞、角刀等;石器有石斧、石刀、磨石等。同时出土了北齐、北宋和清代铜钱、明清时期金饰等。

  省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发掘,考古人员初步确定制骨作坊的年代大约在西周晚期偏早阶段。结合钻探和以往发掘资料,遗址最大范围东西约400米、南北约400米,最大面积不超过16万平方米。考古人员判断遗址应由若干个独立的生产单元组成,每个生产单元能够完成相对完整的一系列生产内容。制作骨器的原料多未经过处理,并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废料。

  另外,考古人员发现2座西周晚期即被盗掘的西周墓葬,其中1座可能为报复性盗墓行为,为研究盗墓史提供了考古学证据。(陕西日报记者 赵茁轶 见习记者 周思言)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