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之都”西安
正以千年诗意为墨
书写一场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大型文化探访节目
《踏歌行》第四期
走进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将于今天(10月10日)20:00播出
小布邀请你共同锁定CCTV-1
“和诗而舞,踏歌而行”
感受“唐诗之都”的诗意与回响
↓↓↓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从中国汉唐王朝中央首都
一直延伸至中亚七河地区
这一地跨5000公里
干线长达8700公里的
道路交通网络
其起点,便是长安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沿线共有33处遗址遗迹
仅西安就有大雁塔、小雁塔
兴教寺塔、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5处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
丝绸之路的开辟
使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对人类的共同繁荣
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
在盛唐时期发展至鼎盛
长安在盛唐时期
更是名副其实的丝路商贸中心
除了商贸往来
不同的社会风俗、文化教育等等
也在长安交流融合
如此开放、包容的都市
造就了无数历史盛景
创造了璀璨的文明交流史
写下了一个又一个丝路传奇故事
正因此,许多唐代诗人
都在充满诗情画意的长安
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
诵读着这些千古名句
西安与长安在时空中重叠
一应一和中
我们在这座“世界人文之都”
无时无刻不浸润着
唐诗文化的洗礼
当前
西安正着力打造“唐诗之都”
推动唐诗文化
与市民日常生活深度融合
与文旅产业协同发展
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
和强劲冲击力的
优秀传统文化标识
一步步把“诗与远方皆在长安”的愿景
嵌入现实
一座长安城,半部全唐诗
西安,有着隽永的诗意
也蕴藏着数不清的历史遗存
和道不完的丝路故事
今晚8点,让我们锁定节目
看西安在丝路新程当中
一路高歌,一展华章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