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发现战国秦人大型公共墓地
2024-06-19 09:41:39来源:三秦都市报编辑:吴明玲责编:高岗

  6月18日记者从文物部门获悉,2020年,为配合黄蒲高速公路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洛川县月家庄村南发掘小型秦墓363座,墓地年代从战国中期偏晚至秦统一,这是迄今陕西考古发现位置最北的一处秦人大型公共墓地,为探讨战国时期陕北南部地区秦、魏政局演变和戎、狄族群变迁提供了难得的考古新材料。月家庄墓地位于陕西省洛川县月家庄村南,调查勘探发现,墓地范围东西最宽450米,南北长1200米,初步估计墓葬总数达上千座。此次共发掘墓葬363座,出土陶器多样且丰富,较为常见、器类典型、演变规律清楚、年代特征明显的有茧形壶、鬲、釜、小口广肩罐等。墓葬之间几乎不见相互叠压、打破现象,布局规整,平行式洞室墓位于墓地中部,直线式洞室墓多分布在四周,年代由早到晚,暗示着墓地可能经过统一布局规划,即由中间向四周发展。发掘期间,考古人员对月家庄墓地周边展开详细调查,在西侧的塬地采集到少量布纹板瓦,但未发现与墓地相关的居址遗存,在墓地东侧园子河春秋遗址的晚期地层中包含有少量同时期的陶片。

  据了解,月家庄所在的陕北南部地区,春秋属晋,战国早中期为魏国所有,此外还分布有戎、狄族群,秦人势力尚未到达这一区域,较为典型的例子是据此35公里的黄陵县寨头河和史家河墓地是战国早中期魏国统治下的戎人墓地。魏国曾在洛河以东地区修筑长城以拒秦。公元前330年“(秦惠文君)八年,魏纳河西地”、公元前328年“张仪相秦,魏纳上郡十五县”,这两次战役后,魏国彻底退出陕北地区,月家庄秦人墓地的出现与此密切相关,即秦人占据河西和上郡后,对此地进行战略把控,从而逐渐形成秦人大型公共墓地。(三秦都市报记者 赵争耀)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