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出现“慢就业”一族 你打算啥时工作?

2016-08-25 11:29:32|来源:西部网|编辑:王菲|责编:张琳瑞

  据淮北新闻网报道,眼下,距离应届毕业生毕业离校已有一段时间,与以前毕业就赶紧工作或是忙于找工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慢就业”一族。这些毕业生并不急于工作,有的准备考证的,有的准备创业,有的一心想“考碗”,还有的打算“边走边看”。

  应届毕业生的想法

  刘亚楠是一名英语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原以为手持“专业英语八级证书”找工作会容易些,然而,现实把她的想法打破了。刘亚楠说:大四一年的求职经历让我很有感触,在北上广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人才更为集中,招聘单位要求更高。如果想进外企,手上还得有“金刚钻”,就是有更过硬的证书,这样PK过别人进入满意的单位,希望会大一些。因此,我打算接下来在上海报班读口译,然后考出来证书,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与刘亚楠情况相似的还有陈扬,小伙子大学里学的是法学专业,他告诉记者:自己目前正在专心准备9月份的司法考试,还没考虑找工作。司法考试一年只有一次考试的机会,如果通不过司法考试,就不能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工作,是比较可惜的。

  活泼开朗的杨晨是一名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从大一开始,她就开始做兼职,在一些演出、展览、庆典等活动中做主持人。她说:大学四年的时间,除了学习,都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经验和人脉,为今后的发展做打算。现在毕业了,我打算走创业之路,挑战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创立一家工作室,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心求稳,想找份安定工作的马俊涛则在大四就成为“考碗族”的一员,经历了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考试失败的他,仍然决定继续准备“考碗”和“考编”。他说:父母希望他能够找稳定点的工作。要说稳定的工作,无非就是公务员、教师之类,所以现在一门心思准备“考编”,没打算出去找工作。如果接下来考几次还是不行,再做打算吧。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应届毕业生在毕业之后的这段时间里,待在家里,没有明确的打算和人生规划。他们中经历了考研的失败和求职的不顺,对未来比较茫然。

  不支持“啃老族”

  就业是毕业生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是家长们特别关心的大事。面对部分应届生选择了“慢就业”,家长们也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市民李国强说:上学毕业之后总是要面对就业的,现在就业压力大,工作不好找,称心如意的工作更难找。对于一些毕业生出现就业迷茫的情况可以理解,他们求职过程中经历碰壁后,重新思考自己的方向,也是对的。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父母给予孩子经济支持,让他们“慢就业”逐渐找准自己的方向,规划未来,觉得是可以的。

  市民王秀梅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慢就业”不应该是怕就业、不就业、或者是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去“啃老”。现在不少孩子从小到大生活在优越条件之中,没吃过什么苦,没受过什么罪,但凡在求职过程中受点挫折就怕了,不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做。有的孩子一年之内换好几份工作,不是觉得工作辛苦就是觉得工资低,一份工作做不了多长时间。几份工作之后,孩子对工作失去了信心,干脆就在家休息了。在“慢就业”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家长不应该给孩子压力,但也不能惯着孩子,应当鼓励孩子正视就业,面对暂时的挫折,尽快在社会上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专家:

  何时就业取决于家庭和个人情况

  与一毕业就参加工作形成反差的是“慢就业”,淮北师范大学纪磊老师认为:“快就业”和“慢就业”反映了现在大学生工作的现实情况,“快就业”在实习期或是刚毕业时候就能找到工作,“慢就业”则是毕业了一段时间还不着急找工作。从家庭经济条件来看,条件好的家庭能够支持“慢就业”,但是条件差的家庭就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后立刻承担家庭的重担。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赵平老师告诉记者:“慢就业”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专科、本科毕业生,连研究生、博士生中也存在。“慢就业”不能简单地说对与错、好与坏,还得分具体情形。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不少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压力,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比较高。如果说学生们在求职中、实习期、工作中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想提升本身的竞争力、谋求更大的发展,为此参加短期培训去充电,考出某领域的资格证书等等,都是积极的态度。学生们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自己面对的问题,适当调整或放缓脚步,同样是成长的表现。与之相反,那种害怕面对就业环境、不愿在工作中吃苦、只是憧憬好工作不脚踏实地的做法,是不对的。目前,很多毕业生都是90后,他们与以前的毕业生相比更有想法,更希望利用学校里所学的一技之长进行创业,实现人生的价值。所以,他们中有部分人选择了开网店、规模养殖等方式进行创业。从学校的角度来说,鼓励学生们多种渠道就业,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不过,创业并非适合所有学生,学生在选择创业之前,要对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征求家人和有经验人的意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理的规划。

  最后,赵平老师还给走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一些建议:当今社会处处充满了竞争的压力,一个人很难说一辈子就做一份工作,待在一个岗位上,所以面对竞争和挑战,每个人应该积极调整面对,保持学习能力,不断增加知识和能量储备,加大竞争力的砝码。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