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皮影戏遇“冷” 古稀老人守望精神家园

2017-01-13 13:24:25|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张琳瑞

  吕崇德:一口叙说千古事  “传承需要培养观众”

  吕崇德在弹奏月琴(王偲瑶 摄)

  在华州国际皮影生态园的戏班子里,大家都称呼吕崇德为吕团。吕崇德的额头爬满慈祥的皱纹,他说:“我是团长,今年72岁”。在团队里,吕崇德担任的“前声”。所谓前声就是一人演唱生旦净末丑多种角色,同时还要兼顾谈月琴、打堂鼓、手锣,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指挥者,是影班的灵魂人物。正因如此,大家常道:一口叙说千古事,用自己的声音来演绎百态人生。

  今年,他已表演皮影戏50个年头有余。16岁时,吕崇德初中毕业回家务农。“那时候,我学习特别好,每次考试都是双百分。后来由于历史原因中断学习,再加上家中贫苦,也没有考学的机会因此我就放弃了,”吕崇德说,“我喜欢唱戏,就是爱,爱的一定要坚持,一定不能放弃。”

  吕崇德一开始萌生学习的念头,是因为那时候村里学戏的人特别多。就吕崇德讲述,别人大都需要刻苦学习才能记住的曲调、唱词儿,他听几遍就可以学会。“我觉得这是我的天赋所在,于是就告诉我的父母,央求他们让我学戏。但是他们坚决反对。因为那时候人们观念守旧,父母认为戏子低人一等又不赚钱,”吕崇德说,那时候他是沮丧的,但并没有放弃希望。他一直在努力用各种办法说服父母,后来他们终于答应吕崇德的要求。

  “然后我就去拜师了。跟潘京乐老师学习不足一年我就可以上台演出,”说起这段,吕崇德布满皱纹的脸上泛起微笑。他很开心的说,那段时间学习了很多知识。吕崇德获得过多项荣誉,早在2005年至2009年就多次获得渭南市皮影戏调演一等奖,2015年获得全国皮影戏调演全国金奖,曾在2004年赴法国参加中法友好年活动,随后又赴卢森堡演出。

  在皮影戏演出市场的低落的这几年,他也尝试教过学生。如何传承下去这始终是他的心病。吕崇德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曾经教过一个女学生,她已经50多岁了。现在已经可以登台唱戏。一有机会我就会带她展示一下,培养她,希望这门美好的艺术不会失传”。

  吕崇德认为,传承的最大问题之一不是皮影戏缺少观众,而是缺少培养观众的机会。他曾经在一些地方公演,观众场场爆满,青年人也是很多的。他常说,皮影戏本身是很有吸引力的,剧本就像古典诗文很有文化价值,“不是说青年人不爱看,而是他们不了解。如果给他们一个机会去了解,他们未必不喜欢。人们不了解皮影所以看戏的需求少了,需求少了演戏的人就少,演戏的人少了就陷入传承困境。”

  吕崇德在演出(王偲瑶 摄)

  吕崇德认为另一个传承障碍是资金问题。他坦言,皮影戏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一个人要掌握很多戏,戏时、人物角色、人物性格这些都需要了解并形成自己的认识,从而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声音等更好的将剧本传达的意义呈现给观众。“皮影戏不像秦腔戏,你学了一阵或许就可以登台演唱了,它不行,”吕崇德说。长时间的学习,由于没有经济收益经常使年轻人半途而废。所以吕崇德说,希望皮影戏表演团体能够得到帮助,让团队去公演,培养一批观众,一步一步的让大家喜欢皮影,让皮影世代流传。

  吕崇德表示,“我可以免费教学生学习,但是学生不愿意无薪学习。我特别希望在我还力所能及的时候,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我肩上有责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